一抬头,那壮汉笑容不善地对上她的眼。苏婉容内心就是一个咯噔,已经察觉有些不对。她神情一变,赶紧把房门合上,壮汉身形魁梧,肌肉结实,直接一把握住了门沿。
苏婉容心下一惊,面上努力保持得还算镇定,对着门外那陌生壮汉冷声斥道:“我从没有见过你,你并非窑洞里的人。这里是我的寝房,并非你等人可以随意踏近的地方。立刻离开!否则我便喊人了。”
可壮汉似乎没有半点被她恐吓到的意思,面上的狞笑加深,
就见他慢腾腾地从怀里掏出一块儿拳头大小的巾布,看着苏婉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喊人?娘娘说的可是外面守着的那些侍卫?没用了,他们早便已经昏死过去了。上面的人交代过了,娘娘,您怕是得跟着我走一趟。”
苏婉容面色发白,飞快地左右打量,却发现四下竟是无人。眼见那壮汉步步逼近,她刚想拔出头上发髻自卫,壮汉眼疾手快,已经飞扑上来。一手捏住苏婉容的手腕,另一手执着巾帕,狠狠堵住了苏婉容的嘴。
只觉得一阵异香袭鼻,苏婉容很快失去了意识。
**
此场战事,起始于晋元二十一年的严冬。党项人阴险狡诈,几次三番以不耻手段偷袭挑衅,触怒龙威,晋元帝决意彻底夷平西夏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真要比较起来,党项人虽则野蛮狠辣,兵力上面却是远不及晋元大军的。他们胜就胜在其得天独厚的地貌地势。与土生土长的西夏当地人不同,适应了中原温和气候的晋元将士,天寒地冻之下,迎着西夏刺骨的冷风与敌军厮杀,手脚都要冻僵了,行动必然减缓。
狡猾的党项人其实也就是揪着了这一点,专挑了北地最冷的这一天入侵,意欲杀中原军一个措手不及。
岂料,两军真正交锋以后,党项人徒然意识到,真正被打的措手不及的一方,竟是他们自己。
冰天雪地之中,迎面冲出来的晋元将士们,仿佛根本无惧于北地严寒,他们势不可挡,且越战越勇!
晋元的兵士也并非钢铁练就的身子,他们当然并非天生不惧寒冷。之所以能够顶着严寒与敌军厮杀,一则是扎营在西夏这两年间,每日顶着寒风勤于操练,久而久之,非但磨砺出一身过人毅力,自然而然地也逐渐适应了北地恶劣气候。
二则,应当归功于晋元皇后精心缝制出来的御寒护具。
第105章 婉婉遇险,皇上救美(上)
第一第二批御寒护具做出来以后,军中反响良好。苏婉容便带领着窑洞里的一帮子女人,陆陆续续地赶制出来第三批,第四批……
日积月累,直到今次出军打仗的时候,至少顶在最前方冲锋陷阵的精锐部队,人手都有苏婉容琢磨出来的这么一套手部护具了。
手部生疮,看似是一个极小的问题,但真正解决以后,极大程度上增进了将士们于风寒之中的战斗力、反应速度。
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了两个多月。而就在这两月之间,蜂拥的两片兵海激烈搏杀,溅起沾了鲜血的雪花漫天飞扬。
晋元的皇帝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一席明黄龙袍,头戴红缨盔帽,身披铁质铠甲,亲率千万大军,御驾迎敌。
晋元帝擅长使枪,枪法狠厉而精准,行经之地,血雾喷涌四溅,哀嚎遍地流淌。勇猛彪悍远胜于其麾下任何一名常胜将军。伴随着声声凄惨痛苦的大叫,骇得西夏大军皆不敢轻易靠近。
冲在最前端的皇帝英勇无匹。此一番极大程度上地鼓舞了晋元大军士气。将士们愈战愈勇,斗志昂扬之下,只将西夏敌军击打得犹如潮水那般,节节败退。
一场恶战整整持续到次年开春。当胤莽率领着五百余人的冲锋兵杀入主帅阵营的时候,正值阳春三月。
“我自幼习武,十二岁成年以后便被领主亲封西夏第一勇士。后来听闻晋元的新帝骁勇善战,无人可敌,我不以为意。得此一战,方知外界传闻并非夸大,今日死在你的枪下,我亦是心服口服。”
自己大意轻敌,麾下将领被击得溃不成军,抱头鼠窜。
成王败寇,乃是千古伦常。
落下这一番话以后,葛烈“啪”的一声,弃了手中长剑,视死如归一般地阖上双眼。
身披铠甲的胤莽面无表情,他提起长枪,准备给缴械投降的葛烈致命一击。
岂料,就在这么一个时候。有一风尘仆仆的小兵猝不及防掀开帐帘,惊慌失措地从外面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