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的帝后,夫妻之间素来和睦至极。如今皇帝在民间的风声这么差,娘娘您就……一点不着急吗?
惜儿这个时候已经一岁两个月了,这么大的小孩,不如从前那么贪睡了,白日里精神头也足,看什么都稀奇。
这会儿瞧见娘亲手里,正给尚未出世的小宝宝缝制的肚兜,颜色红红的鲜亮,好看极了。惜儿就有些坐不住了,肉呼呼的小胖爪子直往苏婉容手里够,嘴里着急又奶声奶气地“娘”、“娘”地喊着。
苏婉容见亲闺女手舞足蹈的急切小模样,忍不住抿唇笑出了声。见小家伙长大了嘴,就有清亮的口水滴答滴答往下面掉。
她把手里的红兜兜放置旁侧的绣篮内,用绢帕轻轻给惜儿擦拭口水的间隙,仿佛这才想起来要回复玉儿夫人方才那个问题。
她甚至不曾抬眸,只是轻描淡写地道:“大家都晓得不过是无中生有的流言而已,无论是本宫,或是皇帝,又何须因此事浪费心神?”
苏婉容这么一句话,一道儿回答了玉儿的两个问题。其一,外面那些有关晋元帝伪造先帝遗诏的流言,她确实听说了。其二,她未曾当真,亦是未曾放在心上。
皇后娘娘不受外界那些传言的影响,玉儿夫人自然替娘娘微微松了一口气。却仿佛依旧有些放心不下,免不得蹙眉又道:
“都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现如今市井里的那些流言传的实在难听,人云亦云,就怕有损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听了这句,苏婉容手上的动作倒是略微一顿。她抬起头,看了忧虑重重的玉儿夫人一眼,晓得这夫人也是好心,才在自己跟前分析了这么许多。她便是笑容浅浅,一双美目看着这玉儿夫人,嗓音清润地说:
“皇帝心系江山社稷,自继位以后,他对长安子民的所作所为,他的付出,更是不可估量,若没有他,哪里有晋元今日的太平盛世?皇帝一世英明,又岂是这等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片面之词可以轻易撼动,改变的?”
第204章 危机
玉儿夫人瞧着皇后娘娘一双美目清凌凌的,语气平和坦然,遇上这么大的事儿,端的依旧是这么一副端庄大气的姿态,竟忍不住有些看呆了去。
心道这果然是母仪天下的大人物,如此气度和遇事的冷静从容,到底是她这般等闲的妇道人家,万万不能够比的。心中又是一阵膜拜和仰望。
关于市井的这些个流言,皇后娘娘显得兴致缺缺。玉儿夫人虽然是乡野出来的姑娘,算不得多么机灵,却也是个晓得眼色的。
皇后娘娘自己既然已经这般说道了,作为旁观者的自然也不会没事找事,再揪着这些莫须有的传言不放,平白惹得娘娘不悦。
说起来自打没了苏适雯这个碍眼的人儿,萧右相与这玉儿夫人可谓是夫妻和睦,正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生母没了,于是苏适雯的那个儿子自然而然就彻底养在玉儿名下。玉儿夫人是个性情良善的,大人间的恩恩怨怨不会无端牵扯到孩子身上。
再者瞧见虽说苏适雯是个心肠狠辣的,其子却是乖顺懂事。玉儿也是发自心底的喜欢的,也答应了萧右相,从此将这庶子视为己出,便是等孩子长大了,也绝口不提他生母的事儿。
虽说玉儿已经彻底把庶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养了,但每每瞧见庶子乖巧听话的模样,玉儿心里也想。想替萧右相孕育出一个属于他们二人的幸福结晶。
苏婉容已经是第二个孩子的母亲了,在这种事情上面,无疑也是玉儿夫人的先辈。玉儿虚心受教,仔细听皇后娘娘说道一些譬如吃什么东西,对女人家身体滋补,晚间用什么姿势,更容易怀上身孕。
到底是刚刚出阁的姑娘,听见这些,脸颊自然有些发热。但事关子嗣,万万马虎不得。便极力压抑住心中的羞涩,将皇后娘娘今日讲的这些,仔仔细细全部在心中记下。
**
面对外面那些个流言蜚语,苏婉容之所以能保持这般云淡风轻的,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一来,正如她之前同玉儿夫人说道的那样。如今长安的太平盛世,与自家那蛮汉子脱离不了干系。百姓的眼睛不瞎,看见了男人为江山社稷付出的一切,不应该轻信外界的一面之词。
二来,苏适雯生前也曾为了祸害她,散播了许多关于她不好的谣言。苏婉容作为那些不堪流言曾经的受害者,自然晓得流言蜚语这种事情,说到底都是些没有由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