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修难为_作者:浮生若朝露(824)

  “莫非隐宗与巫族有所关联?”何淼淼忆起她暂居的石屋,细细想来,那些稍大的石块上,除了类似阵纹的图案之外,似乎真绘有变形的句芒。

  她想到这种可能性,心头不由自主地突突直跳!

  巫族在太古末期消失得踪迹全无,沧澜界衍化了不知多少年,才又再次有了人族与修炼之辈。凭借着《药经》与遗留巫文中的只言片语,和对天道的各种领悟,才让沧澜界再次繁荣起来。

  她看过不少分析巫族的玉简,一直很赞同一点——若没有巫族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道修绝无可能有今日辉煌。

  或许远古时期,总会有天资纵横之辈悟出无上大道,但绝不可能在远古初始,就顿悟出感应天地道法的修炼方式。

  那些描述巫族感应天地、修炼己身的巫文,是远古时期修士的捷径。正是按照巫族的指引,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最终才窥到更多不同的路,悟得各式各样的修炼之道。

  还有《药经》中对灵植的运用,更是在远古修士到达极限,无法再继续领悟进阶时,带他们走出困境,研制出丹药辅助修炼,突破至更高的境界。

  当今修炼界的确昌盛繁荣,但巫族在泯灭前定然达到过巅峰,若能窥得一星半点的修炼法门,对修士会有极大的启发。再不济,寻到几句外面没有的《药经》残句,对丹药灵植的领悟亦能有所进展。

  何淼淼心绪久久难以平静,隐宗要是真与巫族相关,那她这次意外,可算是命中难得的大机缘!

  这整个岛屿之上,不可能还有隐宗弟子之外的修士,凡俗国度只会受到隐宗传承的影响。说不定他们口口相传的,就有炼丹师们垂涎已久的《药经》。

  想到此,何淼淼再也待不住,起身施了个障眼法,让自己看起来与本土凡人并无区别,这才收起阵法再次来到城门口。

  太阳高照,厚重的城门早已朝两侧打开,有四名年轻兵士镇守。兵士们上身赤裸,用散发着植物气息的染料,在身上绘制着彩色纹饰,像是句芒的变形。

  他们下身着黄麻短裤,腰间系着兽皮,上面斜插着两柄飞刀,面对城外而立,手持长矛,神情肃穆,并不干涉进出城门的普通百姓。

  看他们警惕往向城外的眼神,倒像是在关注近郊的林子,似乎那里会钻出什么威胁一般。

  想到刚刚在林子里察觉到的凡兽气息,何淼淼估摸着这些兵士,都是为了防止兽类入侵,而不是像修仙界那般,收取入城费用。

  她见进城的人们都不曾多看兵士一眼,也有样学样目不斜视,迈着不大适应的小步走入城内。

  城中石屋造型各异,有方有圆、有高有矮,每座屋子都是由不规则石块构成。正如隐宗那几座石屋般,大石绘制着那些古怪图案,小石涂成六色。

  宽阔干净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面上都带着笑,做生意的高声叫喊着自家好货,吸引着酒楼的采买,或是居家的主妇们前去讨价还价。

  穿过大街小巷,来到清晨最热闹的东城,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刚刚出笼,火上的面条米粉还在翻滚,整条街笼罩在淡淡白雾中,何淼淼久久不曾感受到凡俗生活气息,心底生出熟悉与亲切。

  一时间,她不愿去想修仙界的嘈杂与纷乱,只想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悠闲漫步。

  在各色小食摊上边看边逛,虽无食欲,却也满足。不多时,她忽见人们聚集成堆,满脸兴奋地朝城北奔走,口中还念念有词,像是有什么大喜事发生。

  她正想偷听一番,却见一名身着短卦,双臂绘有绿色图案的短发中年,站在街口兴奋大喊:“哎哎哎!大家快走啊!巫祝快要出殿了!再不走可就挤不过去了!”

  他话音刚落,街上还在做生意忙活的人们,全都丢下手中活计,汇成人潮向城北跑去。

  第593章 巫祝

  何淼淼本就猜测到,隐宗与巫族有些关联,此刻听到巫祝二字,更是确定了大半。

  世人根据残留下来的巫文分析,当年的巫族应有七个大型分支,他们称之为部落。每个部落信奉的神不同,那称为句芒的木神应该就是其一。

  部落中,除了巫力最强、却不经常露面的大巫和圣女,还有巫祝一职,作为神的使者为人们祈福、转达人们对神的尊敬,转述人们心中的期许。

  巫族人的寿命如今已经不可考,不过按照修炼境界来看,实力最强悍的大巫与圣女应是寿元最多的,其次就是每个部落的巫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