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_作者:时三十(461)

  楚斐乐得在府中与宁暖待在一块儿,腻歪了好一阵子,再重新打开安王府大门见客的时候,京城风云变幻,废太子的风波也总算是过去了。

  楚斐这才去了一趟兵部尚书府,亲自去找薛尚书道了个谢。

  “王爷无须道谢,这赈灾银粮被劫一事,哪怕不是为了王爷,下官也不会放着不管。”薛大人沉声道:“事关曲州百姓,哪怕不是下官,换做其他大人听说了此事,也定不会坐之不理。”

  “薛大人自谦了,若是其他大人听闻了这件事情,哪里会像薛大人这般站出来为本王说话。”楚斐苦笑,意有所指地道:“薛大人知道,此事事关……就连本王也拿不定注意。”

  薛功礼沉默。

  可不是嘛,这赈灾银粮的事情,还牵扯到了太子,若不是因为如此,太子哪里可能会这么快就被废。

  事关太子,许多官员们都闭不做声,只当做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唯独薛功礼看不过眼,站了出来,将此事摆到了明面上,才引得皇上彻查下去。

  这查下去可不得了,劫匪还是京城里头出去的士兵,身为保家卫国的将士,却反过来去抢救命赈灾的银粮,这算是什么道理?!

  薛功礼怒不可遏,看不过眼,查起案子来更是毫不手软,扯出萝卜带出泥,查来查去,才查到了东宫的身上。

  “先前本王不便出门,没来得及和薛大人道谢,实在是羞愧。”楚斐道:“赈灾粮一事,也是多亏了薛大人出手相助,薛大人愿意帮忙,本王感激不尽,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向薛大人道谢才好。”

  薛功礼朝他看来,目光探究:“听闻前些日子王爷闭门谢客,王爷又是什么意思?”

  楚斐装傻:“薛大人的意思,本王听不明白。”

  “小女与安王妃交好,她平日素来鲜少求人,为了安王妃,倒是特地来求我帮忙。”薛功礼说:“补助银一事,寒山也得了王爷恩惠,他也记在心中,一直想着要报答王爷。若是王爷存心利用,那……”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楚斐打断:“薛大人误会了,本王并非想要利用他们。”

  薛功礼面色稍缓。

  他看向楚斐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王妃与祝夫人是好友,祝大人与本王也是好友。”楚斐说:“能得到他们援手,本王已是感激不尽,也不敢有其他的念头,薛大人大可以放心。”

  薛功礼长舒了一口气,再看安王,态度也变得和善了不少。

  素闻兵部尚书薛大人铁面无私,可他唯一的软肋就是自己的女儿,薛明玉与宁暖交好,而祝寒山也与宁家来往密切,和安王又有补助银的关系在。自从太子被废以后,安王就被注意到,他很是担心,若是安王有意争储,会因此连累薛明玉与祝寒山,如今听安王否认,他倒是放下了心。

  近日,安王可是做了不少实事,又刚在曲州立了大功,哪怕是不看薛明玉与祝寒山的关系,薛功礼也很是欣赏他。

  等楚斐拜访完他,从尚书府出来时,甚至还有些受宠若惊。

  他上辈子可是遭了不受这位薛大人的白眼。

  因着他办差事总是不行,连名声也不好,这位严厉的兵部尚书每回见到他可都没什么好脸色,可如今风水轮流转,他做了几件实事,却是让薛功礼对他青眼有加,甚至方才他还听了几句夸赞。让楚斐实在是没想到。

  因着如此,他回王府的时候,还刻意磨蹭了一番。

  京城里哪里会有不认识安王的人?

  因着补助银和启蒙学堂的事情,京城百姓本就在大夸安王,如今又听安王在曲州抓了好几个贪官,更是连声称赞。非但是朝中官员将注意力落到了他的身上,楚斐走在京城大街上,都能遇到不少对他满口夸赞的百姓。

  有些是听说了曲州的事情,还有些是得了补助银的书生,还有的则是家中子女在启蒙学堂。楚斐从马车上下来,背手走了一路,等他慢吞吞地从这条街头走到这条街尾,汪全怀中已经抱满了百姓们热情递过来的蔬菜瓜果,连着他平日里光顾的制衣店,都大方的给他打了折扣,楚斐去首饰店里给宁暖买了一套头面,首饰店老板娘还搭了好几样配饰。

  楚斐抱着满怀东西回府,见着宁暖时,还乐呵呵的,唇角高高扬起。

  “王爷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宁暖好奇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