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明这才从眼前的财务预算报表里抬起头来,给个建议:“去大学组稿可以,毕竟大学里有水平的老师多,约稿时注意点儿,正教授和名讲师就算了,不要强求!”
“为什么”王慧不解;
于莹歪着头想了想,“大学升学位又不容易,能混到到正教授的人,大多有名又不缺钱,应该看不上咱们这种非学术性的书籍。”
王慧会意,立刻明白了。这跟无欲则刚一个道理,现在的文化圈子名人都爱惜羽毛,有钱有地位的人绝不会在为了一点稿费折腰,找了也是白找。倒不如一开始就找副教和普通讲师,没到一定的程度,钱怎么都不会嫌少的。
于莹想了想,“我可以负责大部分组稿,先去大学走走看。但是咱们的发行渠道怎么办?”
书一旦大量印出来投入市场,国营书店的销路是不够的,销售渠道一定得宽!
这个道理于莹能想到,跟过书商的刘光明只会比她更明白,“我来想办法吧!”
他松了松严谨的西装领带,叹了口气。
新公司,尤其是启动资金不多的新公司,想要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路子很难啊!
但刘光明还是有把握的,在商言商,只要看到利益,没有谈不成的合作,有关系找关系,没路子攀关系。总能完成的!
“我呢,也去组稿么?”王慧新手上路,虽然跟着两位合伙人学了两天,但还是不太懂。
“你找人面试!人手不够。”
“招人?”
“现在就咱们几个。一旦书印出来,跑营销的时候这点人根本不够用,”刘光明把手上的预算看完整理好,“记得找点能喝的!要快。”
“能喝的!!!"王慧疑心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于莹狡黠的笑了笑,“对,能喝的,一定要会说话办事的人,人品没问题就行。”
王慧觉得自己在做梦,找这样的人干什么?有什么用。
她的疑惑全部写在脸上了,刘光明摇头笑笑,向于莹点点头,“剩下的你俩商量着来,我找找路子,用不了几个星期就能回来碰个头。于莹你就先负责组稿,王慧招人,招六个就行,完了有空也组几本。三个月之内稿子一定得拿到,要快!”
他说完就先一步出了门,王慧目瞪口呆,“我,我自己招人,可我从来没做过!”
“早晚要上手的!”于莹笑着拍拍她肩膀,“没事的,你先写几条标准,学历和工作经验什么的,心里有个谱就行。"
“哎!我,莹儿,我没经验啊……”
“你行的!"
“先面试招着,有不确定的我们商量着来。这次组稿的数额太多,我得先去忙了,别忘了招个有经验的来帮我!”
作者有话要说:
啄啄:开启商业本,不足之处请指正。
第20章 我想要个摩托车(整理)
碰头会分完工,于莹立刻往外跑,她的事情很多!
哪怕给出较高的稿酬,组稿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要找出文笔相当的作者,并且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不小数目的创作,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这些都是为了实现盈利,想让读者买账,必须做得很认真才行!
公司距离c市大学也不远,就这近水楼台,于莹带着两个人先去了c市大学,这里的文学系还是挺有名的。
和文化人对话自己也要有文化,于莹的魔都大学文凭还是可以提一提自己在一帮老学究眼里的形象和话语权的,她也不吝啬搬出一下母校恩师的关系。
她现在已经是个生意人了,生意人哪里在意不清不清高的问题,路子就是时间,就是金钱!
有路子当然要用的。
于莹把自己的学历、周围能用上的全用了,在c市跑了几个大学才定好了三组稿子。
有时间,有文笔,还缺钱愿意写稿子的大学讲师实在不多。于莹扩展下范围,又找到了出过两本历史题材的老作者,由他编写“李鸿章”,这道很让人放心。
还剩下的只能跑到市外省外,去找那些相邻有名的大学里的文学系讲师和副教。
不过此时的她已经有了援军,王慧新招到一个有些资历的编辑,他带着一个人帮于莹跑了剩下其中的三组,险而又险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个既定的目标,让于莹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