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远一点来说,一旦奥运开始,和国外人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万卷书此后不仅仅会面对国内的坎坷,还要面对国外文化的浪流冲击。
于莹当然希望万卷书能走的更远一些,走出国内,走向世界前沿!
因此有些事情是不能容忍的,比如跟风—为了蝇头小利自毁长城。
这些事情都是有例子的,93年的《康熙大帝》火了,97又出了《雍正王朝》,后面的《康熙王朝》《乾隆王朝》就跟着排队了,中国有那么多的帝王朝代,看得到的利益为什么不能跟风炒作?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这样的跟风一次两次没什么,一旦读者适应了活跃的市场,再看就会反感,毕竟差别还是很大的。
现在国内虽然畅销书不多,但是各有独特的见解,国内文化复苏起来,倒是有百花齐放的苗头。
商业化跟风的书籍虽然有,但是底线还在,市场还没有记忆中的乌烟瘴气。于莹心里清楚下一年将会面对什么,一大批西方著作的书将会流入市场,如《谁动了我的奶酪》、如《xx看红楼梦》、想想上一世有多少书贩趁着这些书的热度跟着买《谁动了我的房子》《谁动了我的蛋糕》,一时间却把自己原本的东西丢掉了。
泊来品看得多了,文化入侵可不就是这么来的么,身为一个中国书商,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是两码事,于莹希望能做点什么,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闪光点、思想。
不够!她心里叹着,远远不够,不管是规模和资本目前的万卷书都揽不不起这瓷器活。
“别愣着,待会有个会要开,”王慧碰碰她的胳膊,转身往外走。
于莹从刚刚的雄心壮志天马行空的想象中醒过神来,桌子上的调查材料还没看完,怎么走神了?
她摇摇头,在看好的提案上批了字。年底要把这些办好。
“于总!”周正山推门进来,他是前不久新招进来的人,很会表现的小伙子。
于莹抬头,“什么事?”
“是我在待会会上要说得的提议和策划案,想征求您的意见……”
“提议?”于莹怔了怔,心里一时想到很多,把一起跟来的老编辑马长安升了组长后,最近这段时间她都没有直接插手策划的事,“这个应该找你的组长,怎么来找我的”
于莹看他剑眉星目,外表很正的作风,猜测着这是不是个急功近利的人。
“我以为于总在这方面更有权威性一些?毕竟……”
听这言外之意,是说马长安眼界不够?
不管马长安看没看过他的提议,看这人恃才傲物的姿态,于莹都觉得很可笑,如果他的提议策划很有水平,马长安难道会捂着不成?别说马长安知道万卷书上市后会分他股份的事情,就说这新人这种急慌慌的表现……
她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打断了他的发言。
作者有话要说:
啄啄:新人登场,猜猜哪个是男二?
郑文迪:我觉得我就很二……
啄啄【一巴掌拍飞之】瞎说什么大实话,当个安静的美男子不好么!!!
前面替换的是在改正,23是新章!
第24章 一年
“手里拿的是你的策划?”于莹挑眉看他。
“啊?哦,是的,这是我独立完成的策划案!”伸手把纸案递过去,周正山双手交叉着坐在了办公桌对面,眉峰高挑,颇有傲然之色。
于莹接过他手里宝贝不已的图书策划案,只轻轻瞥一眼内容就心底有了数。
这个世界上令人讨厌的玩意儿多的是;比如眼前这个想在办公室里出风头来挑事儿的小年轻。
这世上好些自命不凡的人,自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傲物,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和指导。领导若不注意到他,不对他青睐有加,那就是领导妒忌、眼瞎。殊不知领导的眼镜片都被如此无才无德又惯会厚颜无耻的脸给惊得跌破了去。
最初一起创立万卷书的几个人心里都是有默契的,这公司上市是早晚的事。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内部的团队要努力团结,才能更进一步。
就算现在摆在面前的真的是一个好的提案。但是眼前的员工可以选择待会开会的时候说、可以向自己的上级组长汇报,为什么非要越过自己的组长和上级来自己办公室表现呢?
于莹没时间继续猜想他在想什么,浪费时间而已。她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也许有点小聪明,但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