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姜_作者:遥舟无据(22)

  我见实在推不过去了,便寻了一日回来得早些,正见着孟任拔腿欲走,我做出一幅欣喜的样子:“不知姐姐日日来,实在过意不去,可我又是个爱闹腾的性子,闲不住,奴婢们慢待姐姐了。”

  孟任是个比小子般还爱羞的,想是小月里照顾得好,孟任的脸上显出点点红晕,平白叫她的柔弱中添了一丝娇媚,我若是姬同,自也是招架不住的。

  孟任低头道:“见过王后。”

  我亲热地拉住她的手:“姐姐不必多礼,我不过是占了一个好出身,既到了鲁宫便是一家人了,拘那么多礼做什么?”

  孟任看了一眼姬同,很是局促。

  自然,她是知礼数的大家小姐,平白被姬同金屋藏娇这么些年,傲气大约都被磨干净了,想来当年也是闹过的。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姬同想要得到一个人怎么会得不到呢?正如他想成就一件事,也绝不会半途而废一般。

  “到了舜华殿就如同自家一般,姐姐气色好多了,可见我那颗药没有白费。”

  孟任摸着自己的脸,叹了一口气:“医师却是说妾不能再生了。”

  这年头,女子大约只剩下两个作用:繁衍后代和政治作用。显然孟任的政治作用没多大,那么她在姬同那里担负得更多的则是绵延后嗣之责了。

  有所谓色衰而爱弛,姬同虽是个深情的可也架不住孟任一年大过一年,这不阿嬿便成了姬同的女人。

  对于男人而言多睡一个女人不过是多一碗饭的事。是以孟任的担忧也是不无道理的。

  我拉着她的手,言辞恳切:“姐姐已有子般,还能不能生又有什么紧要的呢,大难不死,已很是艰险了,姐姐莫再说这些哀怨,免得叫天神知道,倒责怪姐姐不懂事呢。”

  孟任点了点头,我说的自然是实话,她有子般,生得那般清秀可爱,玉雪聪慧,又是姬同的长子,即便是凭着孟任与姬同的交情,前途又会差到哪里去呢?

  她放了心,在我这里吃了些浆,天色便晚下来了,她有意告辞可又抹不开面,我与夷奴说:“今日说话说得好迟,姐姐快回去照看子般吧,他那样小,免得宫人怠慢。”

  她自是千恩万谢地告辞了,待她走后,夷奴问我:“公主,那药……”

  “药自是没什么问题,姬同不信我,我又岂会在这个节骨眼出什么岔子?他疑心我还来不及,我怎会上赶着去做那等蠢事。只不过……”我抿了一口茶:“实乃老天有眼,叫她再生不出孩子。”

  这事当然是庆父做的,他一向斩草除根,况且他想做鲁国的王,自然不能让姬同后嗣昌盛。

  冬天的时候,阿嬿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

  炭火烧得旺盛,我将手覆在鼎炉上,夷奴替我焚了香,屋子里满是沁人心脾的香气,那是我在齐国时最爱用的苏合香,来了鲁国也总是随身熏着。

  阿嬿正在坐月子,我差人去看了她好几回。

  夷奴说她很是愧疚。

  可那又有什么用。已经失去的,便是再也回不来了。

  自然,我吩咐夷奴与她说,叫她不必多想,只安心养好身体。

  孩子叫启,出生时夷奴去瞧过,说是丑得很,像没展开的小猴子似的,又像小老鼠,总之丑得不像是姬同的孩子。

  可是不过几个月,那孩子便长开了,眼睛圆溜溜的,夷奴提起他来也总是笑嘻嘻的,只有咱们齐国的血脉才能如此。

  我知道她的心思,阿嬿是我的陪嫁,自也是齐国人,我生不出,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是最好的,而这个孩子若是出自齐国,我的妹妹阿嬿膝下那更是再好不过。

  可我却笑笑:“养孩子有什么好的呢。”

  第14章 第 14 章

  姬同的宠爱总是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秉承了雨露均分的古训,自然,作为王后的我得到了他更多的青睐。

  阿嬿的月子做完了,我只坐过小月,不知道正经的月子该是怎么样的,不过大抵那条老说法,不能吹风,不能受凉。

  她刚能下地走动了,便想抱着满月的启来我宫里请罪,我那时心情不算好,一口拒绝了,直到几个月后入了夏,我的心情也像夏天的天空似的晴朗,这才接受了她的请求。

  只不过这次说是谢恩。

  对了,她不提我都忘了,我为了使姬同放心戒心而装作贤妻良母为子般做的小衣裳,剩下的布料顺道也给申剪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