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看着她们上了马车,接过来喜手中的缰绳,翻身上了马。
骏马闪过车窗,郭二娘子悄悄掀了帘子去看,只看到烟尘滚滚之前,他俊逸挺拔的身姿。也不知是有意无意,襄王突然回头看了一眼,与她的目光对了个正着,便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随即便又转了回去。
郭二娘子蓦地羞红了脸,忙放下了车帘。
“怎么了?”梁夫人发现她的异样。
“没事。”郭二娘子低垂着眉眼,轻轻摇了摇头。
襄王骑马,很快回到王府,又回到古卿之前住的那个院子。她只短暂地住了几日,她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带走。看着他为她准备的那些衣服,仍旧整整齐齐地放在衣柜里,襄王缓缓闭上眼睛。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她的模样,她昨晚那些决绝的话又充斥了脑海。她说她心里早已没有了他,从她得知他身份的那一刻,这世上便再没有她的阿弦。她怎么能那么决绝?什么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分明就是她移情别恋!她怎么能喜欢上楚晅?怎么能?!
他们的儿子呢?难道他们的儿子她也不管了吗?他让人去楚府找安哥儿,竟然一点儿踪影也没找到。他们把他藏在了哪里?既然两人之间已有了儿子,他就不会轻易放手的。除非她想永远藏起来,不让他找到。看来,他该请阿爹为明之赐婚了……
第二日,襄王下了朝,又在垂拱殿外求见。
他这个时候来,官家倒是诧异,让王德钧请了他进来。
“儿子见过阿爹。”襄王先行礼。
“嗯。”官家示意他不必多礼,指了个椅子让他坐下,这才又问:“三哥儿来,可是有什么事?”这刚下了朝,必定不是公事。
“阿爹,儿子今日前来,是为明之的事。”襄王道。
“明之?”官家喝茶的动作一顿,“他不是去巡查各道狱案了吗?”
“是。”襄王点头,“正是因为明之不在京城,所以,儿子才想来为明之向阿爹讨个旨意。”
“哦?”官家来了兴趣,“你来为他讨个什么旨意?”
“阿爹,”襄王叹了一口气,“实不相瞒,昨日儿子在在城中转了一圈,听得许多人还在说明之的闲话,儿子心里难受。”
“说什么闲话?”官家心里已经有了数。
“还是去年那件事。”襄王一脸的兄弟情深,“儿子着实不想看到有人编排明之。明之不在京城,只要想到这些话可能传到明之的耳朵里,让明之再次伤心难过,儿子心里就难过的不行。”
“难得你这般关心明之,你可是第一个来我面前说这件事的人。”官家意味不明道。
“阿爹。”襄王笑容真挚,“我和明之自小一起长大,明之出了这样的事,儿子实在不能袖手旁观。原本以为过段时间流言便不攻自破,可没想到明之离开了京城,那些人反倒更加大胆了。”
“嗯。”官家笑了一下,“那你想为明之讨个什么样的旨意?”
“阿爹,”襄王目光恳切地看着官家,“不知能不能请阿爹为明之选一个温婉贤惠的女子为妻,若是明之有了子嗣,这样的流言便不攻自破。”
“嗯。”官家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
“那儿子先谢过阿爹了。”襄王是真的高兴极了。
“其实,我早已为明之选好了一个女子。”官家看着襄王的笑,觉得这个儿子着实憨厚。
“阿爹?”襄王很是惊讶。
“是你皇伯母的一个远方族亲。”官家道。
“皇伯母?”
“嗯。”官家点头,其实他极不愿提起这个名字。当初楚晅来找他,说这个女孩子竟是宋皇后族亲流落在外的女儿的时候,他心里就像吞了苍蝇一般难受。
他一点也不想同意这门亲事,只是人家男方女方都心甘情愿,他也不好说什么。哦,听楚晅说那女子是不愿的,可是那女子家人知道对方是楚晅,武烈公的小儿子,楚大将军的幼弟,楚驸马疼爱的同胞兄弟,逼着那女子嫁。他是想说些什么的,可是他先前就同意了这件事,实在不能出尔反尔。更何况,又牵扯到那个人,他若是反对,又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