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种田养虾日常_作者:金月夕(134)

  大早上的,王铁柱带着一批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她家走来,男女老少都有,金月宝出门去看的时候,居然还发现大家人手一把剪刀。

  这是……干嘛来的?

  “江远媳妇,我听说你家的水稻都是用剪刀剪的,这不老早就准备好了。”

  “咱们开工吧!”

  “对啊,以前是我们见识短浅,不知道你那养水稻的法子好,没能早些过来帮忙,叫你麻烦了。”

  “……”

  以武大娘为首的娘子军刚瞧见人,便立刻迎了上来,左一句右一句说得人应接不暇。

  “谢谢,谢谢大家!”

  金月宝忍俊不禁,只得一个劲道谢。不管之前怎么样,至少人家今天都能过来,说明大家的心还是非常齐的。

  人心齐,泰山移!

  这就是大旺村最大的依仗!

  “不过,咱们地里的水稻收获的时候就不用剪刀了,跟平时一样,用镰刀就行。”最后都是要投入生产的,要每次都用剪刀,大家也不用干别的了。

  金月宝解释道,同时在心里默默的反省,也怪自己没能早点说。

  “成,你说啥就是啥!”

  武大娘想了想,倒也不怪王铁柱\'假传圣旨\',只想着地里长得跟那家里长得还是不一样的。

  众人迅速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各回各家拿了镰刀去,正值农忙季节,这些东西都很现成。

  准备好之后再进行收割,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考虑到用镰刀收割比较容易碰到稻穗,所以金月宝特意选择了地里并没有完全晒透的时候。

  这个时候地面是干了,但稻穗的含水量比较高,在进行收割的时候,那些不小心被撞到的稻穗儿,就不会一碰就爆粒了,也就不会造成减产。

  足足几十个人,收割,捆绑,在拉到打谷场去晾晒,一气呵成,五亩多的地只用了大半天便收割完成。

  接下来又晒了两三天,直到稻粒容易爆开的时候,用碾子进行碾压,完成之后再晒上一周就可以直接进行装袋入库。

  而这个时候也是大家伙儿最激动的时候。

  “队长,多少斤?”

  武红军赤着脸抹了把汗问道。

  “咳咳,五亩地一共……3128斤!”

  王铁柱顿了顿,激动不已的说出这个数字,讲真的,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平均600多斤啊!”

  “真不错哎!”

  “下一季咱们要是都种这个,过年的时候那不是就发财了吗?”

  “不只是发财,说不定咱村儿还能评上个优秀哩!”

  “……”

  人们一下子激动的好像炸了锅一般。

  “沈二家的,你可真厉害!”

  “可不是,沈二能娶到你,怕不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气,真叫人稀罕!”

  大娘们实诚,当下便围着金月宝一阵恭喜,与此同时,干起活来也充满了干劲儿。

  讲真,之前给公家地干活,大家虽然表面上实诚,但私下里谁不想偷点懒呀?那种原本抡起镢头准备刨地,结果一听到下工铃便将抡起的镢头顺势扛到肩上,直接走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当然,田里的收成涨不上去自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哪有恁厉害!”

  金月宝闻言不由俏脸微红,“开荒头一年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更多的是离不开集体的努力。”

  “不过大家放心,既然这一季的稻田养鱼效果不错,那咱们后半年就把村里的地全改成稻田养鱼,咱们一起努力,大丰收!”

  听着众人激动不已的声音,金月宝当下便把自己的打算全部说了出来。

  “而且,我跟大队长商量过了,今后咱们不光要按照小队分配任务,更要按照家庭再分配小任务,到年底的时候按照工分和自己负责管辖的田地收获分红。”

  “总的来说就是谁种出的粮食多,那么自己得到的就多!”

  见大家满脸疑惑,金月宝便简单的解释了一番。

  其实这种分配方式的起源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不过被她换了一种方式,变成竞争激励机制来实现。

  这样的话,既没有违背当前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家辛苦劳作的动力!

  “总之就是多劳多得,大家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