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彼得堡_作者:骈四俪六(233)

2019-02-14 骈四俪六

  吴磊吸一口气,他拍拍宋眉山的肩,“眉山,没事的,你哥哥会没事的。”

  “嗯,我知道,我都没事,他怎么会有事呢。”

  吴磊点头,“对,我们相信科学,也绝对相信现代医学,它无坚不摧,无所不能。”

  宋眉山看吴磊,她眼睛有点红,偏又一副微笑的样子,“班长说得对,班长说得都对。”

  根据临床医学的标准,他们大部分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来评价颅脑损伤程度,这一方法由teadale和jant在1974年提出,现在成为国际公认的评判脑外伤严重程度的准绳。

  此法根据睁眼、言语、运动三个方面作为统计,然后进行计分。

  陆长安昏迷了两年半,他早已超过了所谓的计分准绳,不过老毛子医生说病人还有呼吸,绝没有生命体征严重紊乱的迹象。

  言下之意,陆长安还有苏醒的可能。

  第135章 《生命树》

  陆长安出车祸的时候, 曾经出现过颅骨粉碎性骨折,这类骨折常为暴力作用或者反复击打所致,骨折碎片常刺破硬脑膜或者脑组织, 也会伴有严重的脑损伤, 除冲击伤外,也伴有对冲性脑损伤。

  吴磊成了天然学霸,他找巴甫洛夫医学院的学生借书来看,并且时常坐在医院里跟医生讨教经验。根据老毛子医生给的说法,陆长安在中国深圳的时候, 已经做过清创缝合术, 但他认为应该找陆长安最早的ct扫描片子拿来看一看, 结合分析一下,他的陈旧性骨折和颅缝等鉴别。

  “眉山,过去的ct影像还有吗,医生说想看。”

  宋眉山摇头,“不清楚, 我当时也在住院, 陆长安出车祸的时候, 我也在车上, 我也出车祸了。”

  宋眉山的表情恬淡,说话也有些轻描淡写,吴磊拍拍她,“嗯,没事, 都过去了。”

  吴磊跳过宋眉山,他去找了苏溪,苏溪现在俨然成了国内互联网小能手,她收刮信息的能力一流,用她的说法,“用钱能办的事情就不是个事儿,能花钱的都他妈的是小事。”

  吴磊一说情况,苏溪和谢洛夫商量了一下,他们去深圳那家第一次接待陆长安的医院找了当年的主治医生,谢洛夫还把他请的专家也找来了。大家锣对锣、鼓对鼓、面对面地深入探讨了一下陆长安先生当年入院时候的真实情况。

  苏溪也在列,她还录了音。

  陆长安的主治医生说:“病人送来的时候很危险,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头部遭到严重撞击,有瞳孔散大、生命体征紊乱、或者随时会呼吸停止的危险。但我们医院立即做了颅内降压处理,防止病人出现脑疝。你们也知道,现代医学对人体大脑的认知是有限的,在一般情况之下,我们都不建议做开颅手术,即使病人出现颅骨骨折,我们会尽力做出修补,但如果颅骨无法修复,我们也会让病人的颅骨缺掉部分,通常不太会动病人的大脑内部。因为人脑内部不可修复,谁也不知道病人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意识障碍、认知障碍、也就是传统所说的精神病。”

  谢洛夫请来的专家点头,又提出疑问:“由于成人颅骨膜内成骨能力很差,颅骨骨折可长期无骨性愈合,陈旧性骨折ct片上常显示骨折线端边缘增白硬化,而新鲜骨折处则显示骨折边缘较清晰锐利,相应部位软组织肿胀。那请您看一下病人最近照的ct,病人脑部显示他做过侧脑室体外引流术,请问这是在您手里做的吗?”

  主治医生点头,“是的,病人当时有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现象,我们给做了穿刺侧脑室并安置硅胶引流管行脑脊液体外引流,用以降低病人颅内压,缓解病情。”

  苏溪回头将录音给了吴磊,说:“听起来没问题,人家主任说得也很清楚,是为了防止陆长安脑疝,又或者反复脑疝,当时给做了脑脊液排放手术。至于其他的,可能都是陆长安在美国的治疗情况,但那边情况我不清楚,也还没找到消息来源渠道。你那儿什么情况?”

  吴磊说:“我们这边是暂时冬眠低温疗法,降低陆长安的大脑新陈代谢率,减少他脑组织耗氧,也是缓解他的脑压。”

  苏溪与吴磊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什么陆长安生命指征正常,他却昏睡不醒。并且老毛子医生说他无明显颅内渗血,也无明显脑水肿和感染征象存在。

  宋眉山不知自己是不是已经哀莫大于心死,她说:“我哭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