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原本就是一片荒凉之地,以前就只有一个劳改农场和散落的几个小村子,前面的入江口还是早年长江泄洪的地方。如今发现了油气资源,地位水涨船高了,但从开始建设到现在也不到两年的时间,改善范围也有限,因为这些零星分布着采油井,在油井稍微密集的地方建了两个采油厂和一个油气运输中转站,但是也就孤零零的三个厂子,距离还不近,到底不比城区这边热闹。
母女俩沿着公路走了一会,一开始对这从未接触过的陌生景象是有些新鲜感,不过逛来逛去四处的情况也都大同小异,看多了也就没意思了,再往外走看着就荒无人烟,采油厂什么的根本也看不到影子,只能折返回来。
也是巧了,又碰见了开车送货经过的葛铁生。
“大妹子,你们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你看是跟我上车,还是一会我回来的时候捎带你们回去?这里一般情况下过来的车可不多,难等。”
沈华浓没怎么多想就跟昭昭一起上了车,回去也是在屋里干坐着,不如在这边逛逛也好,只要车上不拥挤不难闻,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晕车的。
这次葛铁生是给在前线作业的交通局工人送食物和水过去的,油气资源要运送出来,修路是第一步,井场在哪里,道路就要修建在哪里,因为任务紧张,那些工人也就吃住都在前线,生活物资都是送过去。
副驾驶座位上是采油设备厂的一名质检安全员,他是跟着过去查看附近井场设备质量情况去的,怀里抱着一个很大的工具箱。
沈华浓还是带着昭昭坐在后面车厢,车厢里放了几包米面,几筐子的菜和鸡蛋,另外塞了有十多个二十斤装的那种大油壶,里面装的都是清水,车上几乎都塞满了,也就勉强能让沈华浓娘俩坐下。
葛铁生解释道:“那边虽然有池子水洼,水不少,但是这里血吸虫、蚂蟥都很多,饮用水还是必须得送过去,也就是多跑两趟的事。”
这位北方来的司机一如既往的健谈,不停的给沈华浓和昭昭科普油田事宜,副驾驶座上的老安全员话不多,偶尔才会应和一两句。
距离在建中的城市远了,车外的风景也变了,起初车道还算平整,就是道路两旁杂草丛生,齐人高的茅草丛里偶尔可见一条小路通往不远处的采油机和几道红的、蓝的身影。
过了会儿,葛铁生才哎了声道:“瞧我这记性,都给忘了前面的道路被水冲垮了,过不去,得绕个路,这就有点费时间了。”
沈华浓和昭昭反正就是蹭车观光,不赶时间,也不在意。
倒是车上的那位技术员问了句:“是从干校那边绕吗?”
“嗯。”
路越来越颠簸,视野却渐渐开阔了起来,路边的茅草从变成了一大片荒湖,湖中堵塞着淤泥,说是湖也不大准确,确切的说更像是一片沼泽地,这一大片的沼泽地上分布着或大或小的水洼,一个接着一个蔓延到看不到的尽头,在已经偏西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沼泽边上芦苇轻摇,远观倒是觉得这景色也算是不错的。
这里难道就是以前泄洪的地方?
当然,是不是都不重要,对沈华浓来说,重要的是这里会不会被填了?这儿应该是个极好的野生小龙虾繁殖场所吧。也不知道有多少小龙虾。
她正想跟葛铁生打听打听这里允不允许捕捞,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抓紧时间!”、“好好劳动!”“你们到这里来是改造锻炼的!”“这是在干什么!”之类的话。
沈华浓循声望去,就见不多远有一大群人正围着道路边修建堤坝,已经有约莫两三百米了,堤坝上红旗飘飘,车开过去了,那边又唱起了语录歌。
她顺嘴问了问这湖的事,果然葛铁生说这里是要被填起来造田的,那些人就是过来做这项重大工程的。
沈华浓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路边有个不算小的农场,透过铁栅门,能够看见里面房屋墙壁上用红油漆写的标语中包含着的农场的名字,只不过门口挂的却是革委会下辖干部学校的牌子。
葛铁生倒是没有对这个学校发表什么意见,他没有主动多说,沈华浓也就明白了不太好随便议论,她更不会多问,顾名思义,这大概就是锻炼改造干部的地方吧。
昭昭已经会认一些简单的字,好奇问起来,被沈华浓用寥寥数语给打发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