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茉儿闻言点头,又问:“格格想传什么话?”
布木布泰饱满明媚的脸上忽而露出一抹恶意,她微微张口,从齿缝间挤出两个字来:“连坐。”
……
陈大夫死了,死在多尔衮府上暂时关押的后院柴房中。大金每年征战无数,国内也动荡不已,四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只是个自尽而亡的汉人大夫。
屋里没有纸笔,陈大夫咬舌自尽前,咬破食指,沾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四个汉字:鞑子该死。
皇太极曾下令大家读书识字,其他人不认得这几个字,多尔衮却认得。他脸色铁青,瞪着这四个字半晌,最终下令管家将这屋子里的字清理掉,再重新粉刷。
他入了汗宫,跪在皇太极面前:“多谢八哥提醒。”
皇太极伸手将他扶起来:“你如今责任越来越重,在朝堂上做事是一回事,身边的人也不能忽视。这两日,我再给你寻个好大夫,你回去多调养,总会好的。我还指着你,将来立更多功呢。”
多尔衮谢道:“八哥对我的好,我没齿难忘。事已至此,想来我此生子孙缘已尽。”他年方二十,说出的话却仿佛已步入暮年。
皇太极望着他的样子,叹道:“我丧母时,比你更小两岁。你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多尔衮自生母去后,便更加郁郁。他与多铎是两个极端,一个愈加少言寡语,一个却愈加放浪形骸。
多尔衮想起已去的阿巴亥,眼里忽而蓄满了泪水:“我额娘,能与父汗同穴,已是格外开恩。”他别开脸隐去泪,抬头朗声道,“经此事,弟弟更加明白大汗的良苦用心,汉人,不仅仅是武力与镇压能征服的,宽柔并济,文武兼施,才能长治久安……”
皇太极点头,多尔衮能领悟到他的用心,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第90章 独坐
90 独坐
“‘鞑子该死’?”海兰珠眉头紧锁, 有些不能相信。
“是啊,好像就是这四个字,我也看不懂,是后来悄悄问了多尔衮才知道的。没想到我们这么信任的大夫,竟然一直恨着咱们大金!”诺敏摇着头, 满脸后怕。
海兰珠却没说话, 阿巴亥是什么样的人?即使被□□哈赤废弃后, 还能东山再起, 宠冠后宫的女人, 会在一个小小的大夫身上看走眼?她是不能相信的。然而人已经死了, 这条线索断了,她也不能过分臆测。
这件事便这样悄无声息的压了下来, 众人皆不知道多尔衮贝勒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一应事宜仍是照常进行。
自皇太极一路杀至北京,明朝便派孙承宗加急抢筑大凌河防线,抵御金兵的再一次进攻,就连流落关外的祖大寿,也在孙承宗与袁崇焕的多次训斥与劝说下,又回了大明。皇太极早就想招降祖大寿, 甚至在返回沈阳前,为其家人修建了宅子, 却还是留不住他。
七月, 为了阻止大凌河的修城筑防,皇太极于二十七日率大军从沈阳出发, 并同时召集了蒙古军,于八月一日设宴款待,翌日便朝大凌河进发。
此次进攻,皇太极一改过去战术,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并时不时劝降。然而祖大寿等人因阿敏先前的屠城行为,对后金深恶痛绝,苦撑两个月,直到城内弹尽粮绝,出现人相食的局面,亦不肯投降。
皇太极一面亲自写信向祖大寿解释,一面又积极迎战姗姗来迟的四万救援的明军。孙承宗原本对这支队伍充满希望,然而他没料到,此时的大金已然拥有了四十门西洋大炮,这四十门大炮将明军杀的土崩瓦解。
无奈之下,祖大寿终于大开城门,投降金军。皇太极也没有食言,不仅没杀俘虏,更是对祖大寿等人礼遇有加。
此役中,多尔衮丝毫没有退缩,仍旧是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直击大凌河。然而剩下两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却对皇太极出言不逊,即便他的亲兄弟德格类上前制止,他仍是在皇太极面前拔了刀,惹得皇太极大怒。
十月,皇太极回城时,便是一脸肃容,丝毫没有打了胜仗的喜悦。入了汗宫,他只对妻儿稍稍缓了脸色笑了笑,在转头,便又是冷峻无比。
众贝勒被召集,共议莽古尔泰之罪。不久,结果便下来了,莽古尔泰被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及甲胄、雕鞍马十、素鞍马二。至此,三大贝勒中已有两个被削去爵位,剩下代善一个,赫然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