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49)

  殷元昭低声吩咐几句,便有玄甲军将他架回牢房,他尤然不觉,口中仍是声声污秽之言。

  林正上前去翻看地上的尸体,盛夏时节,一天不到就散发出异味。他屏住呼吸蹲下去,将左边第一个人翻过去,尸体砸在地上一声闷响。他解开那人的衣衫,果然后心处有一处剑伤,薄如蝉翼,直截了当,不似其他人的伤口杂乱。仵作曾怀疑此人是被一剑毙命,其他伤口乃是后面添上的。能够一剑功成,必是剑法高超之人。从方才吴乾的反应来看,幕后肯定有一人在推动此事。

  他站起来,吩咐狱卒把尸体送回,道:“王爷,是否再提审吴乾?”

  “请令史前来。”齐越闻言飞奔而去。

  高高燃起的烛火,将原本湿冷的牢房照的亮如白昼,在旁守卫的众人汗流浃背,却一动不动。

  殷元昭和林正坐在长案之后,一言不发。玄甲军押来吴乾,手中巧劲压住他的肩膀让他跪下。吴乾已经安静下来,人却有点木木的。令史坐在一旁,提笔欲写。

  烛火轻响,爆了个灯花,墙上的影子跟着摇曳。

  殷元昭盯着吴乾,冷声说道:“吴乾,曲如风等人已死,如今涉案人员只剩你一人。你若是想让他们枉死,本王也不强求。”

  吴乾浑身一震,曲如风的死讯他才知情,眼中总算有了点生气,却是越来越怒。他握紧拳头,黝黑的手背上青筋暴露,狠狠打在地上,顿时血肉模糊。忽而嚎天动地,眼泪滑落,面前立时一片湿润。良久,他平复心情,哽咽着道:“我说。”令史闻言,连忙抖擞精神,严阵以待。

  “这要从去年腊月说起……”

  永昌九年腊月,对于漠奚山的土匪来说,不过是比往年稍冷一些。漠奚山地处崖知县和同安县交界处,正是往来锦州的交通要道。锦州因盛产绫罗绸缎闻名,各地慕名而来的商旅众多。他们兄弟十余人落草为寇近十年,倚仗着漠奚山收些过路财,日子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比之寻常人家还是要好上许多。偶尔官府剿匪,因收受了他们的钱财,仅是派官兵前来装模作样一番,让他们避避风头。几年来也一直相安无事。

  “那一日,大哥和我们正在寨子里喝酒,说起官府又派人前来,要收整整五百贯钱,”吴乾提高声音,粗砾地嗓音磨地人不适,他闭上眼,当日的情形恍惚就在眼前,“我们听了都很气愤,纷纷吵着以后再不向狗官纳贡,尽管让他们来。可是老二不同意,毕竟我们……”

  吴乾咽下未出口的话,察觉四道视线齐齐聚在他的身上,继续道:“后来有一天,虞傻子跑过来说,山下来了豪客,打扮虽然朴素,但车辙很深,一定是位大主顾。我们就同平时一样,截了他们一个箱子回来。谁知道,就是里面的东西惹了事。”他喉结滚动,言语中颇有些后悔。

  林正听了忙倾身问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里面除了一些珠宝以外,还有一本账簿。”

  “账簿?是什么样的账簿。”

  “我是个大老粗,认不得几个字。不过大哥看后很高兴,说那是锦州官场行贿办事的记录。”

  在旁边记录审讯的令史手中一顿,偷偷觑着殷元昭二人。只见他们面上都有些惊讶,随即冷下来,神情越来越凝重。牢房里一时变得寂静,他大气不敢呼,轻轻蘸了墨记下。

  “后来我们去打听清楚了,才知道主人原来是锦州刺史的幕僚,叫周济则,在锦州开办当铺为生。这是本烫手山芋,老二却说要拿这本账簿去谈条件。”他想起那段日子,兄弟们莫名变得兴奋,都说即将苦尽甘来。谁知不到一年,就重逢在黄泉。

  林正觉得口有些干,他抿了抿嘴唇,站起身掸了掸官服,走到吴乾面前,沉声问道:“后来呢?”

  “后来,也不知道老二用了什么办法,竟引的曹焱亲自前来,愿意用黄金百两换回账簿。”

  殷元昭不言,想来其中有诈。

  果不其然,吴乾继续说道:“到了交换的那一天,我们依约前来。曹焱那厮却指责我们言而无信,污蔑我们早就抄了副本,埋伏了一群人想将我们兄弟一网打尽。”他语带怒气,悔恨交加,“要不是曹焱出尔反尔,哪有现在的祸事!”

  林正道:“那也是你们咎由自取。你们若不贪心,怎么会给曹焱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