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55)

  其他人听了也觉有理,赵彦泉便问道:“王相之意,是举荐裴安,还是陈武?下官以为,裴安虽为一营统帅,但根基浅薄。而陈武在外多年,若能回京,陈家定会感谢。两者相比,推举陈武于我们更有利。”

  另一人道:“只怕谢相也是如此想。”

  赵彦泉皱眉,道:“明日不朝,等后日朝会,我先一步举荐便是。”

  王赟道:“王爷以为呢?”

  殷元晔直觉有一处不对,一时却又想不出,只得道:“那就依赵尚书所言。舅父,此事就拜托你了。”

  “王爷只管放心。”说罢王赟使了个眼色,赵彦泉等人知道他们还有事要谈,便告辞回府。

  待众人离去,殷元晔改颜换色,重重搁下茶盏,难掩怒气,不顾茶水泼倒在桌上,肆意横流。

  他气道:“舅父,锦州之事到底为何?”今日上朝前,相府才遣人告诉他审讯结果。他当时既惊且怒,要不是王赟说已有安排,他在昭阳门就要发作。

  “我说过多少次,让你们这几年小心行事。平王那里多少双眼盯着,你们难道不知道!”倘若王宪在锦州的事情做实,别说他本人,就是整个王家也要被波及。

  “王爷息怒。”王赟有些尴尬,心中也在埋怨。这个堂弟做事实在不着调。曹焱死就死了,非得给他写个请功的折子。本来他们压下就罢,可嘉平帝哪是好糊弄的。现在越闹越大,还牵涉多条人命,又有殷元昭插手,光是给他抹平这事,就不知费了多少心思。

  殷元晔把象牙扇往桌上一扔,冷冷地看着他。如今储位相争正是关键时候,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这些年他处心积虑,可不想因此为他人做嫁衣。

  “如果保不住,就先舍了吧。”

  绿树荫浓,花红娇艳,蝉鸣鸟叫,凑成一幅盛夏消暑图。

  魏安领着侍从端来各色瓜果,听到书房里传来一阵笑声,他满是皱纹的脸也爬上了笑容,愈发显得和善。他走到门前,向里头探去。

  齐越给他打了个眼色,悄悄溜出来,向他摇了摇头,自己接了盘子端了进去。殷元昭肠胃不好,医官吩咐不要吃凉食,因而齐越也并不把瓜果往他面前摆,而是给他奉上一杯温茶。

  陶茂竹就着盘子摘下一串葡萄,择了一颗往嘴里丢去,笑嘻嘻地道:“老常,我就说今天谁借了你胆子,竟敢当着陛下的面打御史。不成想是王爷授意的,难怪有恃无恐。”他们当时都被韩启拦下,没料到常培义独树一帜,让他们在朝堂上替他着急揪心。

  常培义得意洋洋:“嘿嘿,昨晚王爷派人来跟我说,我也正纳闷呢。不过今日好歹揍了御史,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曹定忍不住泼冷水:“别忘了你因御前失仪,被罚俸一年。”其他人闻言哄堂大笑,陶茂竹更是笑倒在椅上。

  “能给王爷出力,这点俸禄算得了什么。”常培义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捞了块西瓜。瓜果都放在冰里浸过,一口咬下去,舒爽地连酷热都要退下几分,不过他也有疑问:“王爷怎么知道肖珏那老匹夫会弹劾你?”

  殷元昭看着他们玩笑,饮了口茶,心中燥热去了些,笑道:“肖御史是我拜托他行事。昨日与何先生商议过后,猜想王相定会派人阻拦我去锦州查探,所以才请他出面弹劾,有了大错,小错便无伤大雅了。”

  韩启等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

  唯有常培义在意前半句,挠挠头道:“那他岂不是白挨了我一顿打。”

  其他人闻言皆是一笑,殷元昭一脸轻松,开玩笑道:“你大可放心,肖御史大量,定不会与你计较。不过这几日你见了他,还是躲远些为好。”

  陶茂竹乐道:“老常,你不如学廉颇负荆请罪,说不准还能缔造一出佳话。”

  曹定疑惑道:“既是如此,王爷寻个别的由头就是,何故让出兵权?”

  殷元昭尚未答,倒是韩启略一思索,问道:“王爷早就打算交出兵权?”

  此言一出,其他人大惊,不明所以,连忙坐直了等殷元昭给出个解释。

  “正是,”殷元抬眸看向房中四人,七年来他们同生共死,早就是无话不谈,“突厥经此一役,大伤筋骨。两年内绝无可能再犯边境。那京畿大营的兵权就如同一块烫手山芋,在我手里,陛下不能安,平王、魏王也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