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泽唇角勾了勾,还没表态呢,叶奶奶就在边上不耐烦的摆摆手:“家就是家,家里还谈什么公事?
小泽才刚回来,你着急火燎让他进部队干嘛?
就不能让他多休整休整两日再说?
你自个儿工作起来没日没夜没家没念的,还非得拉着小泽也学你那样?
麻溜一边去,真是够够的,我大孙子还没瞅够,让上部队去......”
叶振邦被自个儿老娘数落一顿,有些没脸,又不敢反驳,好在这会儿于安娜从厨房里出来,笑着喊大家伙到餐厅用早饭了。
“妈!”叶承泽开口叫于安娜,这是他回来后,见母亲的第一面。
“嗯,回来了就好,吃饭吧!”于安娜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随后,她让赵阿姨将碗筷都摆上,自个儿上了楼,喊俩赖床的小懒猪起床吃饭了。
叶承泽和妈妈于安娜的隔阂,或许是从小就有,或许是在姥爷去世后才形成的,具体的时间,叶承泽已经有些模糊了。
他想,他和母亲的关系处成这样,多半也是命中注定的吧?!
他们母子缘太薄了,所以,叶承泽从未期待,有朝一日他跟母亲的关系能像弟弟妹妹那样,亲密无间,彼此,毫无保留。
就这样吧,这样就挺好的。
他在奶奶身边的座位刚坐下,叶承瀚就下楼来了,大声喊着:“大哥,你回来啦?!
呵呵,瘦了呢,现在搁家了,让妈多给你做点儿汤品补补,一准儿能胖回来。”
寒暄后,他有礼貌的喊了爷爷奶奶,爸爸以及赵阿姨,道了声早上好。
叶承泽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分别是二十四岁的叶承瀚,十九岁的叶盈盈,十四岁的叶蓁蓁。
不同于从小到大长在姥爷姥姥身边的叶承泽,这兄妹仨是打小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感情亲密笃厚。
第174章 于家背景(1更)
虽然没有从小跟他们一起长大,可叶承泽对弟弟妹妹还是极为爱护的。
他总是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当好一个大哥应该有的样子,应该尽的责任。
叶承瀚问了大哥姥姥身体怎样了,精神如何的时候,叶承泽抬眸淡淡的看了母亲于安娜一眼,母子似心有灵犀一般,目光在空气中遥遥一碰。
随后,于安娜别过头,垂下眼睑掩饰眸底的愧疚与不安。
“姥姥身体还不错,一人一猫,日子倒是过得清净。”叶承泽微笑着回答。
叶承瀚喝了一口牛奶,皱着眉头说:“大哥,你下次劝一劝姥姥吧,咱接姥姥来京都养老,平时也能照料得到。
留她一个老人家在老家住着,要是出了啥事咱在这儿也是鞭长莫及,她需要搭把手的时候,咱都不在跟前,真的太让人不放心了。”
没等叶承泽说话,于安娜忍不住开口了:“小瀚你以为妈没有劝过你姥姥么?
她得听人劝才行啊,老小孩一个,倔着呢,怎么说也不肯来京都,就爱自个儿一个守着个老院子过活,诚心让人记挂着不能安心过日子。”
叶承泽因着妈妈这话,又忍不住看了她一眼,眸底满满都是嘲讽。
姥姥为什么要守着那个老院子,姥姥为什么不愿意来京都养老叨扰大家,难道作为女儿的妈妈,统统不清楚吗?
妈妈真的想要姥姥来京都的话,拿出诚意拿出态度去说服姥姥,他不信姥姥不想念外孙外孙女,不想念自个儿的女儿。
说到底,还是妈妈对姥姥不够上心罢了......
“或许有一天,姥姥会愿意来京都养老的。”叶承泽说道。
心里默默的想着,或许他结婚了,有了自己小家的那一天,姥姥会愿意来京都跟他一块儿生活的。
然而想到目前自己完全一片空白的感情生活,他觉得自己想得有些远了。
这话题叶爷爷和叶奶奶没有参与,接不接秦淑梅来京都生活,他们这会儿已经不介意,也没有意见了。
毕竟目前国家的政策已经变了,过去让人避之不及谈之色变的海外亲属关系,已经不再是问题,过去因为叶承泽舅舅于家印在M国的关系,两家都是尽可能的避着接触,就连于安娜这个当女儿的,也是极少回娘家。
当年将叶承泽寄放在娘家,也是没有办法。
五五年的时候,国家领导人提出上山下乡运动,于安娜作为知识青年,在首批运动中被下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刚满一岁的叶承泽,随后被送到了姥爷姥姥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