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公公抖了抖身子,看着他哆哆嗦嗦地小声提醒道:“陛……陛下,裴……贵妃娘娘已不在了,您无需再酿桂花酒了……”
裴贵妃的生辰在十月上旬,恰逢每年桂花开的正香的时候。她酒品不错,每年都要缠着谢荣亲自为她酿一坛桂花酒埋在树下,说是待来年生辰时喝,自她嫁入东宫,已是酿了六年的桂花酒。
谢荣反应过来后,怔愣着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他这才忆起,裴杪在年初冬末时便逝世了。
谢荣有些累,在一种莫名心情的驱使下,他走到了桂花树下命人将土挖开,却发现地下空空如也。
去年他没有和裴杪一起酿酒,今年秋日自然没得喝,那会儿正是他将裴杪打入冷宫的时间。
谢荣心中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仿佛是因没能喝到那坛桂花酒的缘由,他忆起裴杪的时候竟越发多了。
他偶尔走过冷宫时,总忍不住朝里面看一眼,虽然里面并没有人。可恍惚间,谢荣总觉得自己能听到裴杪的啜泣声。
他心底隐隐开始有些后悔,又有些惧意。后悔当初气在头上对裴杪的处罚太狠,又惧怕先帝在天有灵,会怨怒他如此对待裴家。
大约是报应吧,身边不顺利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
边境的南蛮又开始周期性地偷袭大安,谢荣想战,却发现朝中的臣子们也都蠢蠢欲动,开始拉帮结派起来。他要稳内安,自然腾不出手去除外患,一时间身心俱疲。
但看似平静的后宫却一点也不消停,这四年间来,他后宫众妃有不少怀孕的,能顺利生产下来的却只有一般人。
其他未出世的孩儿,总是因各种意外不幸流产,说没有从中作梗他都不信。
就连身为皇后的冯瑶四年连怀三胎,都因各种缘由未能顺利生产下来,谢荣震怒之下,数不清已经将多少人打入了掖庭中。
淑妃为他诞下的长子,竟也因病而早夭了。
谢荣浑身发冷,只觉得这或许是裴杪的冤魂在报复他,报复他曾经将补药换成了避子汤。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142章 帝王心尖宠(番外下)
子嗣问题成了谢荣的心病,让他心焦力卒。
固安十二年春, 南蛮势力终于真正地卷土重来, 和夷国联合周围众南蛮小国组成数只军队, 突然对大安边境发起了猛烈的进宫, 一夕之间便有三座边城沦陷。
急报传到京城,引得所有人心中一片惶恐不安,朝中对此议论纷纷, 臣子们有求和的,也有表明要战的。
而此时的谢荣还沉浸在长子早夭的痛楚中, 看着乱成一锅粥的朝廷,更是头疼欲裂。
先帝骁勇善战, 他作为大安的皇帝, 怎么能够退缩求和?
谢荣下令宣战, 数十万兵马支援岭南,朝中文臣也纷纷献计。大安危难之际,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徐老将军终于再次出山, 亲自指教用兵之策。
沉寂已久的端王谢桓也终于不再无动于衷,而是踏出了太白观, 拿起了徐家男儿曾经斩敌的缨枪。
可令谢荣出乎意料的是, 不论他们的计谋再怎么精妙,南蛮总是能巧妙地破解他们的办法。
短短一个月内,大安竟连续丢掉了十二座城池。
看着大乱的天下,谢荣脸色煞白地坐在龙椅在纸上眼神茫然而痛苦。
这五年间来,到底是怎么了?
丢了大安的半壁江山, 曾经宁静祥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各地叛军异起,乱象遍声。
难道天要亡大安吗?
就在谢荣惊急万分的时候,谢桓终于不负众人苦心,将藏在背后的那个南蛮细作给揪了出来。让谢荣万万没想到的是,造成这一切的细作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皇后冯瑶。
她根本不叫冯瑶,她是风氏女,和夷王族后代,故意接近他潜伏至今全是为了向大安复仇。大安军队之所以屡战屡败,全因风瑶暗中泄露战事密报,是她害的大安丢掉了半壁江山,让无数大安子民坠入地狱深渊。
谢荣痛苦地抱住头,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消息一经传出,举国惊而沸腾,无数人怒吼着要处死她,并痛骂他这个被妖女迷惑心智的昏庸皇帝。
谢桓已经把所有的事情查的水落石出,风瑶被囚后,见事情已无转机,干脆承认了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
“不错,全都是我。”
裴相一家离开京城时,根本不是被山贼所劫遇难,而是遭到了南蛮有备而来的报复。他当年为先帝出谋划策,没少让南蛮吃尽苦头,和夷之所以会一分为三他功不可没,自然是和夷王族的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