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口偷食(穿书)_作者:忽见青山(7)

  苏然赶紧打断她的话,她可不想让苏夕知道原主已经把自己卖到青楼,收了钱还一分不给家里出。

  她抢过妹妹手里放脏衣的篮子:“哇,今天又这么多啊,走吧走吧,那个……改日再聊啊。”

  还没走出县城,苏夕就开口了:“姐,你怎么会和……和她说话?”

  苏然看了一眼妹妹。经过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她确定这个妹妹完全符合她书中女主的特点,正直保守善良,还特别吃苦耐劳。

  苏然对农活完全不会,这段时间,家里大事小事都是苏夕一人操劳,而且原主似乎也不干活,因为苏夕完全不介意姐姐在一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苏然不出钱不出力,虽然没吃到一顿饱饭,也很不好意思了,所以大部分时候,她还是尊重妹妹的想法,就好像苏夕不让她捡东西,那她就偷偷捡呗。

  这会儿苏夕一开口,苏然就知道她想说什么,便说:“我是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你的,凑巧路过,被她拦住了。”

  苏夕很单纯,姐姐说什么她都信,于是放下心来,说:“姐,我知道咱们日子苦,等娘病好了,都会好起来,你一定要和我一起熬过去。”

  苏然“嗯”了一声。她不认为娘的病会好,因为书里,苏夕去京城时,只有她一个人,如果娘还在,以她的孝心,是绝对不会独自离家的。

  不过苏然现在满心思都是那十两银子。

  原主其实挺厉害,主动卖身不说,还从县城一路爬到京城花魁的位子,搁现代职场绝对是个人物。如今自己占了人家身体,只怕把人家智商也拉低了。

  这银子必须得找到还给春来阁,她可不要去那工作。她也不认为春来阁会放过她,如果还不出钱来,人家很可能直接来抢人。

  倒是还可以逃跑,只是没找到出路前,这个家再穷,也是个落脚点,离开它,苏然更不知道去哪好。更何况,就算跑也要先把银子找出来,十两啊,不知是多大一个元宝。

  听那妈妈的意思,原主约定的上班时间是月底,还有几天。

  她试探着问妹妹:“要是能有点银子,就可以给娘找大夫好好瞧瞧了。”

  苏夕叹气:“现在世道这么乱,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挣点银子。”

  苏然默想,不是都被您给扔了吗?

  不过苏夕的回答,倒是印证了原主没有把银子给妹妹。拿了这么大一笔“巨款”,不给家人能放哪呢?

  她按了下瘪瘪的肚子,叹口气,想到怀里的玉佩,如果当不掉,还不如两个白面馍馍实在。

  苏夕和苏然的家在清平乡,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没大夫也没商户,平时想买个东西就得走路到最近的县城,文水县。

  苏夕每隔几天到文水县裁缝店收一堆旧衣服回来,将破的补好再洗干净送回去。

  从清平乡到文水县,途中经过一片小树林。苏然一穿来,就听人说,这片树林里不安全,常有匪徒出没。

  两人拿着旧衣服,快步穿过树林,再沿着路走上小半时辰就到清平乡了。

  路两边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全都荒着。苏夕说,村里的壮丁大多被拉去打仗了,剩下些老幼妇残,种地没力气,不如像她这样接点零活来钱快。

  苏然明白靠着女主金手指发家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她又没女主光环加身,保不其到时已经饿死了,还是要先自立更生。只是目前的情况,她除了等着捡漏外,也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

  就连捡来的东西都不敢随便拿出来。

  想到这个,苏然问:“今天和你在巷口说话的男人是谁?”

  苏夕俏脸一红,小声说:“姐姐都看到了?”

  苏然:……您俩这么光明正大,还不想让人看见?

  苏夕接着说,这次语气带上点忧伤:“他是京城肃王府的二公子,和我们不一样的。”

  苏然脚步一顿。

  肃王府?二公子?还真是有名有姓的,而且来头不小。

  肃王府二公子姓殷名华,原本是苏然安排的男主。他爹肃王爷是当今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家掌管着整个国家官盐流通事宜,书里提到肃王府“富可敌国”。

  苏然略失望。

  殷华一出场,也就意味着那些小虾小将不会再送苏夕东西。其实他们送的小簪子镯子的,还能当几个钱,殷华送的东西她可不敢轻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