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162)

  于是一行人聚在堂屋里。

  张伯老妻点了平时舍不得用的油灯。

  一灯如豆,映得屋子里鬼影憧憧。

  赵高问道:“此地游徼怎么如此大胆?而且还管征徭役的事儿?”

  张伯苦着脸,道:“小的哪里知道。朝廷征徭役一贯凶得很。”

  胡亥道:“皇帝明明颁发了新政,减轻了许多徭役,怎么还这么凶?”

  张伯呆着一双眼睛,“减轻了什么徭役?嗐,嗐,小的哪里知道皇帝的事情。徭役是一年比一年凶了,新君继位后就更凶了。”

  张蚕猛地道:“皇帝颁了新政又什么用?闾左不愿服徭役的,有的托人免除了,空出来的缺就找我们这等农户去补——弄得乡间民不聊生。”

  胡亥看向张蚕,道:“你读过书?”

  张伯道:“嗐,嗐,从前家里光景还行的时候,送他去跟着乡里三老学过几个字。”

  调换服徭役之人,这等权力徇私,当是监察部门的失职。

  胡亥记下这一桩,又问张伯,“你此前说朝廷骗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伯搓着手,低头不安。

  胡亥道:“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有什么顾忌呢?”

  张伯叹了口气,道:“不过是从前给郑国太公修渠时候的事儿……”

  “郑国渠修了十年,你是哪一年去的?”

  “小的是先帝元年去的。”

  “那就是从第一年开始了?”

  “嗐,嗐……”张伯陷入回忆中,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那一年我二十,应徭役到北边修渠。修渠苦得很,身板不结实的都扛不住……”

  “起初说是修三年。郑国太公是想修到清河就算完了。谁知道后来都说郑国太公是朝廷派来的间谍,压着他,一定要修到东边洛水。令长,您知道,那洛水离着清河可太远了。郑国太公一开始压根就没想修到洛水,可是都说他是间谍。说是不修到洛水,就要杀了他。没办法,修。”

  “这一修,就是十年。”

  “那十年里,先是蝗灾,我爷爷饿死了。”

  “再是先帝九年的寒灾,我记得清清楚楚,四月里,修渠的里面,冻死好多人。”

  “修渠哪里有不死人的呢?寒灾毁了庄稼收成,家里吃不饱饭,把我小弟弟也送来。他那时候刚十七,常年吃个半饱,单薄得很。来了三个月,搬石头的时候出了事儿,脚底打滑把自己栽到水库里去——没了。才十七岁呐。”

  “十年,郑国太公的渠好歹是修起来了。”

  “渠修好了,田里有水,庄稼收成也好。”

  “可还是要人。年年要人。要人修水库。”

  “年年修洛水水库。”

  “没办法。这都是当初埋下的病根。不听郑国太公的话,非要修到洛水,结果怎么着?洛水水库年年决堤。”

  “新君继位后,又说是修皇陵,又说是修阿旁宫,徭役凶极了。”

  “我一共五个儿子,四个服徭役都还没回来,儿媳妇们自己拉扯着孩子,艰难,艰难极了。”

  “只剩这一个小儿子,才十六岁不到——怎么能去修水库?”

  “我那小弟弟走的时候才十七——饿得人都飘着。小的有时候梦见他,他因为饿,一双眼睛格外大,凸在眼眶外面瞪着,可是不吓人,就是可怜。十七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瘦得只有一把骨头……”

  张伯说着埋下头去,粗糙黝黑的大手捂住了双眼。

  满屋寂然,众人都面色沉重,张伯老妻啜泣起来。

  胡亥顿了顿,问道:“朝廷骗了你……”

  张伯仍是埋着头,道:“当初乡里青年都抢着去修渠,说是去修渠的,等回了乡里,优先分良田,优先分好牛,还免除家里人徭役。”他苦笑起来,“等小的修渠完,十年之后,什么都变了,一条都没有兑现。也是小的们当初年纪轻,人傻,都给哄着去了。家里老的劝都劝不住。”

  胡亥一愣,脸上烫起来。

  张伯吸吸鼻子,抬起头来,道:“令长,你的人打了游徼,留下去要出大祸的。趁着天还没亮,你赶紧走,带着我这小儿子。叫他给你赶车,给你喂牛,他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