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171)

  “蒙盐有分寸着呢。人家是要你死,对李斯这做丞相的,却只要问责。”胡亥拨弄着蒙盐那份奏章,咬牙道:“他踩线踩得可准了。”

  这条线上,胡亥若是发作,显得心胸狭隘;不发作,却又憋闷。

  而且正是用人之际,别说蒙盐只是踩线,还没背叛;就算蒙盐真的背叛了,胡亥为了抚定人心,也不宜追究,甚至只要蒙盐归顺了,就要给蒙氏封赏,以安定百官。

  别的不说,四境造反之地及周边郡县的长官,多有为了自保而先造反的。

  比如沛县县令,不过他运气不好,想要再度投靠朝廷的时候被刘邦给杀了。

  比如南阳郡多位长官,在宋留打过去的时候,都背叛了朝廷;可是陈胜一死,这些长官们又摇身一变,做了朝廷的人,把宋留给赶出了南阳郡。

  像这等背叛过朝廷而后又归顺的人,若都杀了,那基层可就真无人可用了。

  胡亥与赵高君臣对谈,亦庄亦谐。

  李斯父子回房后,却也有一番密谈。

  李由出外为三川郡守,因战乱,与父亲也快一年未见了。

  “父亲,听说您要来。郡中官员,从前做过您学生,或是与咱们家有旧的,都想来拜见。”

  李斯坐下来,在只与大儿子相对的私密空间里,才任由疲态显露在脸上,叫人记起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

  李斯疲惫地微微摆手,低声道:“都不许来。风口浪尖,不要招眼。”

  “喏。”李由还是第一次见新君,道:“陛下看起来,对父亲很是倚重——似乎从前就很赞赏父亲,能亲口背诵您写的文章,当做不得假。”

  “背几句文章罢了。你若肯下功夫,半日便能通背全文。”李斯翘着白胡须笑了笑,道:“你还嫩着呢。陛下不是你见一面就能摸清楚的人。”

  “儿子驽钝。”李由对着父亲,倒比对着皇帝时,还要恭敬些,“儿子远在此地,不知咸阳情形。不知陛下问罪一事,是真心,还是要做给蒙氏子看的?”

  李斯微微出神,喃喃道:“别说是你,便是为父也看不透陛下。他与先帝全然不同。先帝是高深莫测,当今陛下却是……”

  “却是如何?”

  李斯攒着眉头,疑惑道:“当今陛下常出昏招,却又往往错有错着。当真邪门。”

  作者有话要说:  先帝是高不可测,胡亥是歪不可测。

  第81章

  李斯到底上了年纪, 陪着皇帝连日奔波不说, 奏对周旋也颇耗费心神, 烛火下, 面色显出疲惫的黄气来。

  李由见状, 道:“天色已晚, 父亲安置。”

  李斯轻轻颔首,又道:“这趟,我把婧儿也带来了。你们父女也许久未见了。”

  李由一愣,道:“婧儿在伴驾名单之中?”

  李斯这趟是伴驾出巡, 并不是自家出行带上孙女。

  皇帝出巡,伴驾之人,所有人的名单, 都是要呈给皇帝,给皇帝批准了, 才能有这个荣幸与帝王一同外出。

  所以李斯能带李婧来, 那必然是已经上告于皇帝的。

  而皇帝答应让李斯带李婧一起来,其中又有彼此心照不宣的含义在。

  李由愣过之后, 不确定地问道:“父亲, 陛下的意思是……?”

  李斯闭目颔首, 哑声道:“剩下的,就看那丫头的造化了。”

  事件中心人物胡亥:……喂!等等!朕怎么就跟你们心照不宣了?!

  天地良心,胡亥看到上报名单中李斯下面有李婧时,压根儿没往自己身上想,只觉得是爷爷带孙女去跟儿子团圆一番——这乃是人之常情, 不该拦着啊!御笔一挥,就给批了。

  李婧寻来书房,给父亲与祖父送热汤。

  “祖父,您可是有事担心?”李婧关切地问李斯。

  李斯对小儿子李甲都颇为纵容,就更不必说对孙儿辈的了。他微笑着,白胡子映衬下,更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模样。

  “没什么,祖父是想你小叔叔了。”李斯没有提刚才与儿子思量的伴驾之事。

  李婧笑道:“小叔叔不是就在陈郡吗?来荥阳快得很。祖父想见,让人给个信,小叔叔一日就能到。”

  “真是孩子话。”李斯微笑道:“祖父和小叔叔都是给陛下办差的。陛下不许回来,祖父就是写一百封信,你小叔叔也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