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52)

  他俩也没被虐待, 到点还有人喂饭。

  夏临渊眼睛一亮,小声道:“你说,他们是不是要拿咱们去跟朝廷交换呐?”

  李甲无精打采, 在他小小的侠士心中,被俘虏了拿去交换,还不如死了干净呢。

  可是真要死, 他又舍不得。他才只有十六岁, 还没好好看看这人间山河呢。

  第三天,他俩被装上马车, 往邯郸运去。

  李良亲自带兵返赵。

  李良倒不是专程为了把这俩人献给赵王武臣。

  他领命来攻打大原, 阻于石邑旬月不得进。张耳和陈余派人来询问情况。

  说是询问情况,可是在李良看来, 就是指责他督战不力。

  如果说李良此前还能接受, 可是随着这俩秦朝特使的来临, 李良的心理起了微妙的变化。

  想那武臣也不过是因为与陈胜交好,才做了将军,又阴错阳差自立为赵王——究竟武臣本人又有什么能力呢?况且也不是六国贵族后人。既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武臣做得赵王,难道他李良做不得?

  再者,张耳和陈余不过就是会说话而已,凭什么官居丞相大将军?

  常山,可是他李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现在攻打大原受阻,这些鸟官在大后方不明白情况,只会瞎催,催得李良心头火起。

  李良这趟回邯郸,一来是攻大原受阻、要武臣增兵给他,二来是想要武臣给他个封赏——至少要跟张耳陈余平起平坐。捎上夏临渊和李甲,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现在连秦朝的特使都来拉拢他。

  可见,他李良是个人物了。

  赵王武臣若是通晓事理,就该把他奉为上宾、大加封赏才是。

  抱着这种心理,李良带兵回到了邯郸。

  还没进城,在路上遇见了赵王武臣。

  只见四匹骏马拉着马车从驰道上缓缓行来,两旁士卒林立,还有骑手护送,旗手举着“赵”字旗。

  这必然是赵王武臣无疑了。

  李良不慌不忙下了马,伏在地上,报称:“李良见过大王。”

  然而马车内的人却并不是赵王武臣。

  而是赵王武臣的姐姐武娣。

  武臣骤然显贵,家人都得道升天。当时武臣受陈胜差遣,离开时家里老小都留在了陈县,唯有这个姐姐武娣嫁到外县,不在陈县。

  得知弟弟武臣自立为赵王,武娣忙就投奔来了。

  武臣发达了,哪有不对自己家人好的?更何况家里老小都被扣在陈县了,身边就这么一个姐姐,况且从小姐弟感情就好。

  于是武娣也过上了显贵的日子,食衣住行,一应与赵王武臣无异。

  这日道遇李良,武娣是刚散了宴会,喝得醉醺醺的,在马车中半梦半醒,听到外面有人请见,只当是那些来投奔的旧乡邻朋友、又或是哪个无名小卒,连眼也没睁开,打个酒嗝,叫骑手去敷衍,把人给打发了就是。

  骑手领命,上去大声道:“你起来。”

  武娣马车不停,径直向前。

  李良大怒,心道:武臣辱我!

  于是立即派人调集正在休整的兵马,带人追了上去,把武娣车队诸人尽皆斩杀!

  杀完发现不是武臣,可是却也没有转圜余地了。

  更何况李良动手之前,已是起了反心。

  当下李良再无退路,即刻点兵,趁着邯郸城内没有防备,冲杀进去!

  邯郸城中毫无防备,几乎没有阻挡,就被李良攻破了!

  武臣哪里料到自己麾下大将疯起来连他都杀!

  还没等武臣想明白,脖子一凉,已是人头落地。

  至此,李良破邯郸城,诛杀武臣,反出旧赵!

  可是武臣死了,他身边那几个傻逼呢?

  对,就是大将军陈余、右丞相张耳和左丞相邵骚。

  嘿嘿,他们啊——早就跑啦!

  城破之时,他仨都没告诉武臣一声,知道城中士卒不能抵挡李良,于是悄无声息从小城门溜了。

  陈余张耳还带了几队亲兵,逃跑途中,一路上收拢残兵游民,最后竟然又组了一只数万人的大军,也算是很厉害了。

  而且陈余张耳的骚操作层出不穷,赵王武臣不是死了吗?

  没关系没关系,再立一个人就是了。

  他们又找了昔日赵王的后人,一个叫赵歇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赵王后人,那有待商榷,反正姓赵就成了。

  于是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赵歇成了新的赵王,陈余张耳等又再度登上了人生巅峰,在信都驻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