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63)

  萧何在人群中说了几句话,因为闲聊声太大,始终没被人听到。

  刘邦在旁看到了,一扯萧何,踢了夏侯婴一脚,“去,叫大家安静点。”

  “好嘞!”夏侯婴脆生生答应着,虽然熬了大半夜,人却精神极了,纵身一跃,跳到庭中石墩上,高声道:“别!吵!了!”

  他中气十足,又站得高,一句话送到府邸内外,叫人听得清清楚楚。

  夏侯婴照着刘邦的指示,又道:“萧主管有话说!大家先听着!”说完跳下石墩,给萧何让出位置来。

  萧何无奈,只得爬上去,仍是慢条斯理道:“乡亲们,如今大事已成,却不能群龙无首。咱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带头的刘大哥——我的意思是,咱们推举刘大哥做新的县令,你们说好不好?”

  顿时内外应声如雷,“好!!!”

  刘邦连连摆手,推脱道:“这怎么能行呢?快别闹了!沛令应该选个咱们县最有声望的人来才行,我这才哪到哪儿啊?你们快别抬举我了,咱们还是抓紧另选贤能,继续干后面的大事儿!”

  “就要刘大哥做沛令!”黑暗中不知道谁嚎了一嗓子。

  立刻无数人跟着喊,“就要刘大哥做沛令!”

  “不是刘大哥,谁我都不答应!”

  “不是刘大哥,谁我们都不答应!”

  萧何劝道:“沛公,您就别谦虚了——您是众望所归啊!”

  刘邦笑道:“我哪里能当这沛公啊?萧何,你比我可优秀多了……”

  这时候曹参站了出来,道:“都别谦让了,我说句公道话。咱们这样,从县里有声望的人中列出九名来,再加上刘大哥,一共十名。然后抓阄决定,取决于上天的意思,谁都没话说。”

  萧何忙道:“我愿意做抓阄之人。”

  众人都道:“萧主管最是细心公正,你来我们都放心。”

  于是萧何在十张竹简上都刻下了刘邦的名字。

  史书上记载,刘邦此后知道,于是感慨萧何是真的推崇自己、拥戴自己啊。

  可是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儿。

  萧何会拥戴刘邦做大哥,而不是别人,这说明了他对刘邦领导能力的肯定。

  可是萧何身为刘邦的大上级,为什么不自立呢?

  盖因萧何乃是高级公务员,起义成了固然大善,可是万一不成呢?

  从概率上来看,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一旦失败了,为首的人别想跑,落在朝廷手中那就是被诛三族;落在别的对手那里,大哥就算侥幸不死,也一定会被提防。

  这就是做大哥的代价。

  可是做老二就不一样了。

  不管成与不成,换个地方,只要有能力,他照样还能做老二。

  这就是为何自古以来,臣子可以投降;皇帝投降却只是死路一条。

  这道理萧何明白、曹参明白,刘邦个人精难道能不明白?

  所以火光下,看着萧何抽出来高举着那支写着自己名字的竹签,刘邦迎上去,笑呵呵道:“萧何啊,你可真他娘的优秀啊!”

  一面说着,一面用力拍了拍萧何的肩膀,险些把人给拍趴下。

  萧何被拍得连声咳嗽,露出个腼腆的笑容,慢条斯理道:“沛公,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第35章 不皮了

  却说刘邦已夺沛县之权, 自立为沛公, 率领众少年豪吏, 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 与县中子弟、王虎众小弟, 共计三千余人。

  当下趁着高涨的士气, 刘邦决定去攻打胡陵,众人都纷纷赞同。

  闲杂人等退出,刘邦往榻上四仰八叉地一仰,吩咐夏侯婴道:“叫俩侍女来给老子洗个脚。”

  他在山上流窜了一年多, 又奔波了一整夜,精神虽然好极了,身体却已经乏透了。

  看了一眼还待着没走的萧何,刘邦笑呵呵问道:“萧主管, 你也试试不?舒服着呢。”

  萧何腼腆笑道:“我还得清点县里名册呢。”他话锋一转,问道:“沛公,咱们既然要打胡陵,那此前所说响应招安一事, 是不是就作废了?”

  “作什么废?我看你是浪费!”刘邦笑骂道, “老萧啊,这就是你太君子了。咱们造着反就不能归顺了吗?”

  萧何毕竟是读书人,一时没跟上刘邦无赖的思路, “您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