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91)

  萧何自有深思。

  刘萤仍是镇定而缓慢地继续讲下去。

  “上古时期, 上苍赐土德于黄帝,当时的人们见到了黄龙这样的祥瑞。”

  “后来上苍赐木德于夏朝皇帝。夏朝的人们便见到了青龙这样的祥瑞。”

  “上苍又赐金德于殷商。殷商时的山上流出金银来。”

  “周朝黄帝得到了火德,于是大火落在王宫殿顶,化为赤鸟。”

  “如今我朝取代了周朝, 以水德胜火德。从前文公出猎, 见黑龙,这便是我朝水德的祥瑞。”

  萧何和张耳到底是知识分子,知道这等体系,都是约束民众的古法, 听着总纲,却在思索背后之人的意图手段。

  剩下草莽三人则不同, 先是为这刘姑娘的容光所慑, 不敢抬头看;而后又听进了玄妙故事, 窃窃私语起来。

  “真的啊?我朝还有过黑龙?”

  “那黑龙得是什么样的啊?你们听说过吗?”

  “具体什么样子不知道,不过据说龙都是很长很大的,一只爪子能抓起一座山。”

  “这么厉害!”

  “我老家那里有个卧龙岗,传说就是龙飞累了,歇脚的地方。”

  “原来大秦有黑龙护佑着啊!幸亏咱们归顺了……不然那黑龙现身,咱们几个恐怕还不够它塞牙缝的。”

  在一旁听着的萧何;张耳:……

  刘萤能听到底下的议论声,但是她保持了镇定继续讲下去。

  其实要来给这些刚归顺的山大王们讲新政,刘萤心中是打鼓的。

  要她来,倒不是胡亥的命令,而是赵高的主意。

  赵高自从那天痛骂女婿时开了窍之后,揣摩着胡亥的心思,想了要给众归顺者宣讲《新政语书》这个主意。

  不得不说赵高在讨好人上很有天赋。

  若不是皇帝本人的最高意志,便不会有《新政语书》的诞生。

  赵高选了这个点,可以说是正搔在胡亥痒处。

  而且赵高最妙的是,请了刘萤来宣讲。

  照理来说,众谒者的学问怎么都比宫女要强,可是若真让谒者来宣讲,不就难往皇帝面前露脸了吗?

  这是其一。

  刘萤如今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而他赵高从前却仗势欺人,跟刘萤结下过梁子。

  冤家宜解不宜结。

  赵高想找个机会弥补一番,免得刘萤在皇帝面前给他穿小鞋。

  这是其二。

  至于这究竟是赵高小人之心,还是为人谨慎,那就见仁见智了。

  于是赵高回事儿的时候,一脸扭捏为难道:“陛下,小臣有个不情之请。”

  胡亥听了赵高给众归顺者的一系列安排,尤其是宣讲《新政语书》这一条,虽然明知赵高揣着拍马屁的心,还是忍不住舒服,难得没怼他,笑道:“有话直说。”

  赵高也笑道:“小臣想请刘姑娘出马,亲自宣讲。”

  “哦?”

  赵高忙解释道:“陛下,那些归顺者多是不通字句的粗野之人。若是寻常谒者去宣讲,只怕他们听得老大不耐烦,也不能学到心中。刘姑娘则不同,轻言慢语,只听她讲话便是种享受。况且,刘姑娘的能力有目共睹。这不过半月,已经有了第一批宫女通过了核定,不日即将返乡。若能请刘姑娘来宣讲,这些归顺者也能更好地体会上意。不枉费陛下您的一番苦心呐。”

  胡亥一面听着,一面歪头打量着赵高。

  赵高垂着头,最后笑道:“当然了,若不是陛下慧眼识人,选了刘姑娘出来。小臣此刻也是束手无策了。”

  胡亥慢悠悠道:“这事儿朕不出面。你若要请刘萤宣讲,自己跟她说。”

  赵高一愣。

  胡亥又道:“就看你能不能请得动人家了。”

  赵高谄媚的笑容僵住了。

  “对了,”胡亥又道:“对这些归顺者,除了要能宣讲《新政语书》,还要再考一则。”

  赵高弯腰静听。

  “考……”胡亥想了想,道:“考算术。”

  “喏。”赵高等了片刻不见下文,问道:“陛下,可有指定人选出题?”

  “你去找李斯请示。”

  “喏。”赵高也就不敢再问皇帝的用意了。

  当初赵高要逢迎上意,传话给刘萤,让她去“服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