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潇洒却痴情(上)_作者:非瑜非墨(79)

2019-02-13 非瑜非墨

  这可就不一定了。问语暗道,道家子弟并非完全避世,多少还是会有出世的时候,只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与常人无异,也不会像她这样自报身份罢了。

  荀道左心情平静下来。他这时已经忘了之前与苏予诚兴致勃勃讨论的事情,转而说起止荆散人。

  “听说武陵散人通晓画技,姑娘也学过吗?”

  “稍微懂得画山水花鸟罢了。”

  她的师父止荆散人以画艺卓绝著称,平日里常借助画画凝神静气,修身养性。问语跟着学了一些,不过可惜,她学了许久,直到现在也只会画景物,人像就一言难尽。

  好在师父并不强求。

  作者有话要说:

  荀道左:话说我的诗集上到底写了什么?没个正面描写吗?

  问语:正面描写?你指哪种?“荀左右,荀左右”这种?

  荀道左:停!(沉吟片刻)我忽然觉得这样描写也挺好,免得某人能力不够还让我涉嫌抄袭。

  (某人正在电脑前绞尽脑汁)

  第38章 鞍前马后

  在路上行了两天,三人总算来到乌阳山脚下。给车夫付过佣金,而后一道步行上山。

  听丫鬟说庭庄主此刻正在后院,问语和苏予诚便安排荀道左在兰芝堂等待,然后去后院找庭以归。

  夜风习习,将初盛的荷花那股淡雅的香气送到了庭院每一个角落。问语离荷塘很远便闻到了这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同时传来的还有悠扬婉转的巴乌乐声。顺着香味和乐声上前去,正见一人背对着他们坐在水榭石桌旁。

  身着杏黄色衣衫,身姿端正风雅,此人便是这乘月山庄的主人、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庭以归。

  二人走近时乐声乍停,庭以归将巴乌放于石桌上,顺手拾起那把缀着青鸾玉石的折扇。

  “庄主。”问语和苏予诚来到他身后,以属下身份恭敬向他行礼。

  庭以归轻“嗯”了一声,手头折扇一开,兀自望了望满池的翠荷,转过身面对二人。

  “此行可有何意外?”

  问语当即想起之前被某人拒绝请柬的事,半垂着首侧眸看向苏予诚。那次将泛云针对的是整个乘月山庄,说起丢脸谁也逃不掉。

  苏予诚却面不改色,直接跳过这一节,只提当前另外一件兴许是更重要的事:“庄主,有客来访。”

  “何人?”

  “此人名唤荀道左,是乌阳湖附近荀村的一位夫子,曾考中科举在地方担任县令。属下擅作主张,将他请来做客。”苏予诚从袖中掏出那册弯卷的诗集,给庭以归递上。

  庭以归站起身接过,随意翻了两页,看了几眼,眸中闪过欣赏。

  “他此刻正在前厅等候。”苏予诚适时接着道。

  庭以归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问语,上下端量了她两眼,唇角勾起,目色暖暖,“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再来寻我。”

  “是。”问语道。

  让她告退,也就是暂时没有什么要紧事需要她做了,就算有也可以拖到明天。现在以修养身体为上。

  庭以归带着苏予诚走远,两个颀长的身影在回廊尽头转了弯,很快消失不见。一旁作陪的丫鬟上前收起桌上的巴乌,朝问语福了福身子,亦折身离去。

  问语嗅着满满的莲花清香,伸直胳膊展了展腰背。

  她抬脚转身回房,却在半路上被校场内传出的叫好声吸引。

  乘月山庄本就是一处江湖门派,庄内聚集了不少武功好手承担护卫职责。在值班守卫之余的闲暇时候,他们便常常来校场。校场内有个宽敞的比武台,正是几个人比武切磋的好地方。

  比武台上刀剑交错,两人过招分外尽力,台下有人看热闹欢呼,也有人独自另寻空地习武。

  问语记得两年前初到乘月山庄时,在简朴但雅观的山庄内看到最精彩的场景便是比武台上的比划。那时苏予诚还问她要不要亲自上去试一试,她连连摆手道:“我武功很差劲的。”

  那时的她,武功确实差劲。多年修道积攒了内力,但蓄在体内几乎从未使用过。后来麻烦苏予诚亲自帮她,练习时所处最多的地方,便是这校场中的比武台。刚开始时由于拳脚功夫实在差太远,她出了不少丑,好在苏予诚一直让着她。但到如今,再踏上比武台,她已然能和庄内一些中等偏上的武者打个平手了。

  正大光明、遵道秉义、行于江湖……这是问语当年幻想过无数次的梦,如今这场梦,应当算是实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