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重生100天_作者:麻辣香橙(12)

  郁蔓蔓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没人刻意瞒着她,当然也没人刻意告诉她。

  她的生母是养母的亲妹妹。养父母结婚七年没孩子,生母是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那年代考上了中专学校,分配到城里国营单位,端上了铁饭碗,理所当然是不能生二胎的。

  计划外怀孕后,姐妹俩一商量,就没流产,生母请了几个月病假,偷偷生下来送给了姐姐养。

  毕竟啊,这样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再说抱养一个孩子也得花钱不是吗。

  养母把刚出生第二天的小女婴抱回了家。她没生过孩子,更没养过孩子,看着软体动物似的一团,发愁,怎么养啊?索性说自己不会照顾,又抱给了婆婆。

  所以郁蔓蔓其实是奶奶一手养大的。

  尽管没有血缘,奶奶却很疼爱她,把她当成眼珠子。

  从小到大,郁蔓蔓一直觉得养父母对她还可以,起码上学交学费的钱都给她出了。生父母也会偶尔关心她一下,那种关心,可能比普通亲戚更关注。除此以外,也就没别的了。

  抱养郁蔓蔓的第二年,养母怀孕了,生下一对龙凤胎,喜出望外。

  可这么一来,郁蔓蔓在这个家里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农村有个说法,叫做“引生”,不生育的夫妻抱养个孩子“引”,就容易生育了。所以当养父母抱着龙凤胎喜滋滋的时候,村里人和亲戚朋友纷纷说,这龙凤胎是郁蔓蔓“引”来的,托了她的福气。

  奶奶也因此认定郁蔓蔓是个福泽深厚的娃,越发捧在手心里。

  养父母倒也没怎么样,只说要养育龙凤胎,太辛苦了,就把郁蔓蔓继续留在乡下奶奶家。

  郁蔓蔓就在犄角旮旯的小村子里,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的少年,一直到在乡下读完初中,乖巧内向的干瘪小丫头,出人意料考了个中考乡镇第一,全县听说也是前十几名,牛哄哄考上了县一中。

  养父母那时在县城做点小生意,觉得脸上有光,开始重视起来,就把她接到县城去读高中了。

  郁蔓蔓从小就懂事,高考顺利考上Z大,从家乡小城来到大都市上学。生父母和养父母为此都很自豪,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他们家出了个大学生呢,家族里第一个正经八百的大学生,还是名校大学生。小地方,生母当年考上中专,就够扬眉吐气的了。

  两家人就越发把这个女儿重视起来。

  毕业后郁蔓蔓顺利留在这座城市工作,跟赵自晨按部就班地谈恋爱,然后按部就班地准备结婚,直到……生病。

  家乡的老奶奶,在她大三那年就去世了,郁蔓蔓这辈子最耿耿于怀的事情,大概就是奶奶没能等到她大学毕业,没能挣钱给奶奶花。不过爷爷还健在,一直在老家生活。

  郁蔓蔓给爷爷打了个电话,说她这一两天就回去看他。

  “爷爷,家里头现在冷不冷?”

  “不冷不冷,我生了小火炉,等你回来,杀小公鸡给你吃。”

  “哈哈,爷爷,那我给你带两瓶好酒回去。”

  郁蔓蔓用手机定了回家的车票,尽管不是节假日,高铁票依然紧张。今天是来不及了,明天上午10:20的车次,二等票早抢光了,只剩下商务票和三张一等票。

  搁在往常,郁蔓蔓大约是不会考虑的,太贵了,高铁票就够贵的了,一等票比二等票又贵了几乎一倍。当然,商务票更离谱。

  可现在她却也没去计较,赶紧抢了一张,然后把换乘的火车票也订了。

  六个多小时的高铁,再两个多小时的普通火车,下火车还要坐客车,那个就不用订票啦。

  定好了车票,郁蔓蔓起床煮了一包红烧牛肉面,加个荷包蛋,凑合了一顿早餐,便开始收拾东西。

  她这一走,大概也没什么必要再回来了,东西都收一收,该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该丢的丢,该处理的处理。

  然后把收拾出来的一些东西放到闲鱼上卖。包包,微波炉,一些书,一套没怎么穿过的汉服,两张公司福利发的超市购物卡,别的,她也没什么值钱东西了。

  下午去给爷爷买酒。

  什么是好酒?郁蔓蔓不会喝酒,也不懂酒。可是她这辈子大概也没多少机会给爷爷买酒了,要买,总得买瓶好的。

  郁蔓蔓能想到的好酒就是茅台和五粮液了。貌似听说茅台酒假货横行,对此郁蔓蔓是没有丝毫鉴别能力的,便特意跑去市中的大商场买,两瓶茅台,两瓶两千多,钱花得简直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