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系统_作者:马桶上的小孩(10)

  南河正死死盯着榻上。

  那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面上有几道藏满艰辛风霜的皱纹,箭与大腿各中一箭,箭伤极深,虽然做过了简单地处理,却仍然血肉模糊十分惨烈。

  但这都不是让南城耳边如千钹万鼓齐响的理由。

  南河认识眼前这个半死不活的老东西!

  正是这几年与楚国多次纷争不断的晋王,淳任余!

  晋与楚的争端早已持续很久,几年前,荀南河出使晋国,到晋国云台与晋王和谈,最终决意休战和解,却没想到才过了几年,晋国就破坏和谈的结果,南下亲征,想要扩大黄河南部的领地。

  辛翳的脾气怎能受得了欺负,他也决定亲征北上,弄死晋王这个老匹夫,不但要把黄河南岸打下来,还要收复河间重地,把上阳这座重城拿到手。

  荀南河病重期间,听说晋楚之间打的很艰难,但总体还是楚国胜利的希望更大一些。

  后来战报还未传到,辛翳就先赶了回来。

  这会儿看到晋王在这儿身负重伤昏厥着,辛翳还能返回郢都抱着她威胁她,显然楚胜了。

  她也立即反应过来——她不是换了个时代,而是换了个国家!

  而就在千里之外,辛翳应该还在给她入殓办丧!

  她耳边响起了戏谑的声音:“第二次帝师任务开启。欢迎来到晋国。”

  南河:“……敲里妈!”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春秋战国的姓氏。如果懂这方面的就不用往下看了,实在对此很糊涂的可以往下看看,下文很长,但也算科普了。早讲明白,省的大家看后文迷糊。

  ————————————

  先秦时,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姓、氏与名。当他或她成人后,就会再拥有字。

  姓与氏都继承自父亲的家族。比如鲁氏姬姓男子与熊氏妫姓女子成婚,生下来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鲁氏姬姓。

  但在平日的称呼里,男子的称呼由【氏+名】构成,他的姓是不作为称呼的。但男子的氏一般不只有一个。除了出生时候就继承自父亲的氏,还可能因为封地、出身地、先人谥号和瞎TM胡编乱造等等原因而有多个氏。

  比如最简单的嬴政,秦国是赵氏赢姓。所以在比较考究的电视剧中,会听到有人喊他【赵政】,而嬴政这个叫法,基本等于戏谑的称呼。因为只有女子才称姓。

  再比如商鞅,鞅是他的名,但他一共有三个氏,分别是继承于父族的【公孙氏】,因为是卫国贵族后代而得来的【卫氏】,以及因获封地于商而得来的【商氏】。所以这三个氏,叫他哪个都没问题。

  但你要是用商鞅的姬姓叫他姬鞅,那就是要挨揍了……

  *

  名大多是根据出生的情况而定,比如辛翳的翳是因为日蚀。比如晋成公,名黑臀,就能想象他出生的时候屁股有多黑了……本文中也会出现一个叫黑臀的角色,大家到时候不要吐槽他就好23333。

  就是因为名会不太好听,所以为了君子出世,他们会在弱冠后取一个优雅的字。绝大多数取字要与名相近或相反的意思。如辛翳,字无光,翳和无光就是相近的意思。比如郑国大夫公孙黑,名黑,字皙……这也是很想变白了。

  弱冠之后,用字用名都可以,所以男子的称呼就有了四种组合:

  【氏+字】或【氏+排行+字】。【氏+名】或【氏+排行+名】

  而且在君主面前,所有的大臣不能用敬语或字,都要互称名。比如儿子和爹一起上朝,如果爹名“小子”,那儿子也要喊爹叫“小子”。

  别笑,晋国就有一位王名“小子”,连封号都是晋小子侯。

  *

  至于女子,称呼中用【姓】,不公开她的【氏】。出生之后也是有小名,及笄之后也是有字的,但名只在出嫁前被家人叫;字会在出嫁后由夫家人叫,但并不对外公开。

  一般有几种叫法。

  比如出嫁前【排行+姓】,也就是伯、孟、仲、叔、季+姓。比如孟嬴,叔隗等等。

  出嫁后以【出身地+姓】或【母国国名+姓】,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齐姜的原因,齐国王室都是姜姓,所以嫁出来的公主都是齐姜。

  也有一小部分是【夫家/父家的氏+姓】、【先人谥号+姓】亦或是【你管我叫什么老娘愿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