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妃嫔想撩朕_作者:板栗蜗牛(24)

  周静应了一声,尽量温柔的开口:“二位可是从北境来的?”

  其中一位身着破旧衣衫的男子这才抬了抬头,回道:“正是,草民和乡亲们一同前来,想着天子脚下定是会帮着草民的,这才斗胆前来。”

  周静沉吟片刻,这人说话倒是有理有据的,但再一想又觉得不对劲,便问着:“那你们走了多久的路来的?”

  “回皇上,草民走了约莫一月有余才到了皇城。”

  一个月,周静看了一眼两人的扮相,脚上的鞋子早已经破烂不堪,再加上长时间走在泥泞的路上,就连裤脚都是泥水。

  “赈灾的粮食都已经发放下去了,你们又为何来到皇城?”周静自然明白,肯定是赈灾的粮食被贪污了才导致有人吃不饱赶过来的。

  “这……”那男子不敢再开口。

  旁边的女子却开口:“皇上,俺们那里哪儿有什么粮食,连每天放的粥水里头都没有几粒米,何来粮食一说?”

  周静心下了然,这贪污从古至今都存在,只要不是大事,在小事上面贪一点也没人计较。但这件事既然涉及到民众,那他就必然要管。

  “这赈灾粮食是谁发下去的?”周静看了一眼朝中的大臣,神色间变得严肃起来。

  “回皇上,这赈灾一事,先皇在的时候就已经让户部全权操办。”站出来的是太傅宋兴民,他也不怕得罪人,站出来直指户部尚书姜兴。

  姜兴忙站了出来:“回皇上,此事的确是户部在操办,但臣也有苦衷。”

  苦衷这事,让周静微微勾唇,继续听着他说下去。

  “自从先皇驾崩,皇上继位,这国库的粮食实在是拿不出手了,”姜兴微微一顿,看了一眼王怀远,再开口:“皇上从没下令要放粮食,此事臣也不能擅自做主,只能用先皇在时下发的召令来办。”

  周静扶额,这件事最后还怪到他身上了不成?

  “那你们为何不上书告诉朕?”周静再看向王怀远:“尚书令似乎也没和朕提过此事吧?”

  既然都已经这样了,周静也不想再装下去,还不如就此撕破脸皮算了,省的他装模作样的累得慌。

  王怀远微微躬身:“皇上,您平日不理朝政,就算是老臣说点什么,您不也是交给老臣了?”

  周静冷笑一声,怒不可遏的拍了一下桌子:“尚书令!朕是信任你才把事情都交给你,但你不但不与朕说,现在还想给自己找理由开脱吗?”

  拍了桌子以后,周静就有点后悔了,看电视剧里那些人生气的时候拍桌子,自己也照做,结果他的小手可疼死了。

  一面等着王怀远回答一面小心翼翼的揉着自己的手掌,啧,真疼。

  “皇上!”许是王怀远一点也没有意识到面前的周静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周静了,此时还抱有一丝幻想。

  “呵,尚书令还有什么话想说?”

  王怀远瞧见周静的脸色,马上慌了神,跪在地上半句话也不敢再说。

  “朕要亲自去北境,明日便出发,若有官员想随行的,今儿下朝后到书房议事。”周静起身,不愿再多言。

  “退朝!”

  周静原本也没想着能有几个人跟他去,结果等他换了衣服到书房里头才看见,竟是有不少大臣在书房里头站着。

  身居要职还想努力往上爬一爬得到他信任的,差不多都来了,没来的也不在少数。

  周静迈进书房的门槛,大臣们福身请安,等着他的吩咐。

  “既然你们想随朕去北境,那总要有个人带路,”周静开口,看着面前的几个人开口:“你们有谁熟悉北境的?”

  “皇上,微臣就是北境人,这次天灾,微臣的家人也受到了波及,微臣愿意指路。”最先站出来的是大理寺卿程复,躬身回着。

  程复应该也是思乡心切,这般看来,倒也是个不二的人选。

  “皇上,”站在最前面的太傅宋兴民开口:“臣虽然没去过北境,但臣知道程大人的确是北境人士,此番有程大人带路臣同意。”

  得到了宋兴民的支持,周静点了点头,朝他微微一笑:“那此次便由程大人带路,明日一早出发,各位大人先回家收拾收拾吧。”

  几人躬身跪安,退出了书房。

  周静也要准备着,但他也不用自己准备,只吩咐长顺帮他准备一些常用的东西就可以了,也不是去旅游的,少带一点就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