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六零~我是锦鲤_作者:传山(118)

  他也不能知道他们回去落个不好的下场还让他们回去,但是怎么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我得想想。”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黄爷爷,我们能不能带着他们一起去到首都,放在附近的郊区,我想没事还能经常去看看他们。也能照看一下,看看首都郊区有什么村子能收留他们。让他们划为一家人,能相互照顾着。”

  刘甜甜唯一能想到解决方法就是这个,有首都户口,不容易,她都考虑过,郊区也不错,最近的郊区迟早会被划为市区的,也算是为他们争取后面的首都户口。

  “这倒是一个解决办法,我听乐乐说,这些孩子都不愿意分开,也想和你在一起。”黄国龙想着去到农村也是一个办法,不需要解决首都的户口问题。只是担心这些孩子们太小,撑不起来。以后粮食不够吃。但是自己和刘家都在首都,多少能帮一点,等到他们大一些,也就不需要他们的帮忙。

  后面黄国龙离开招待所去到附近的公安局,先是打电话汇报情况,还有说到安置问题。

  其实这点事,他还是能做主的,可是黄国龙还是汇报,也和同志们商量了一下,可以操作。

  接着就是一个个询问,孩子们都愿意跟着去首都,听甜甜姐姐说,还能没事去看他们,他们可愿意了。

  晚上的时候,首都那边来电话,找了郊区的一个大队,愿意接受这些孩子们,大队支书也是军人,听说是被亲人们卖掉的孩子,当下保证好好待孩子们,还说连夜收拾出来一处没人住的房子给几个孩子们住。

  一共七个孩子,最大的也就十岁,最小的也有五岁了,三男四女,他们的亲人,父母都要被问责,这是不归刘甜甜管,只是让黄爷爷帮忙交待相关人员,别泄露这几个孩子的新地址。

  得到保证以后,刘甜甜问他们以后要不要换个新名字,个个都嚷嚷说要换,最后麻烦黄国龙和刘淑芬取名字,最后姓都换了,男孩姓黄,女孩姓刘,依次是黄新生,黄新华,黄新民,刘新梅,刘新兰,刘新竹,刘新菊,刘甜甜负责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会写会认。

  跟着明天一起回首都,县里已经准备好一辆公安局的吉普车,七个孩子,一辆车坐六个,挤挤,黄国龙他们来的时候也开了一辆吉普车,挤挤还可以坐一个。后面坐刘淑芬,乐乐,刘甜甜,再加一个孩子,刚刚好。

  早上起床,刘甜甜特意早起,买了很多中午吃的包子馒头,还找人要了一些酱菜,装在自己的饭盒里面。包子馒头买了很多,都用油纸包着,放在布袋子里面拎着。

  包子馒头都没有后世的白,带着黄不黄,棕不棕的颜色。也不够绵软,但是吃起来味道很香甜,有股子麦香。

  就连司机的份,她都准备好了。她在饭盒里面还放了一点自己储藏的酸豆角,到时就着包子馒头吃。味道应该还不错的,反正合她的口味。

  吃完早饭,启程回家,孩子们第一次坐小汽车,开心的不行,被拐卖的阴霾都淡了些许。

  到了中午,离首都还有两个小时,中途休息一下,刘甜甜拿出来自己准备的包子馒头招呼大家吃东西,开始大家都不吃,还是刘甜甜说,到首都还得两个小时,先送孩子们去到清河大队,孩子们一去也不一定能立即吃上热乎饭,他们回城也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吃上,这时候吃点垫补垫补。

  最后大家都听话,吃了起来,孩子们最高兴,他们很少吃这么好的包子馒头,肉包子都分给了孩子们,包括乐乐八个孩子一人一个肉包子和一个馒头,吃不完就留着晚上吃,孩子们现在每人有两三套衣服,都是这两天县里公安局组织附近单位的同志们捐献的。

  七个孩子都有了两三套衣服换洗,身上干干净净的,就是调皮的男孩子都不珍惜衣服,不坐在地上,不坐脏的地方。生怕衣服坐脏坐烂,这些旧衣服也是他们穿过最好的衣服。

  下午两点,顺利抵达清河大队,两辆车,刚到村口,就已经有政/府的几位同志和清河大队的民兵队长等待在村口,汇合大家一起去到大队,大队的班子成员已经找人把孩子们住的地方整理好了,昨晚和今天上午许多人都在这里帮忙整理,该修的地方修补,该整理的地方整理,院子里面的菜园都收拾了出来。

  有人已经在撒菜种帮忙育苗种菜。

  虽说是吃大食堂,可是种菜也是各家各户的事情,他们自成一户人家,当然得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