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六零~我是锦鲤_作者:传山(36)

  三人进到房间,放好东西,再到前面一点点的火车站买火车票,明天的票晚上的票。买了两张软卧票,瓜瓜和甜甜都是半票,一张软卧。都是因为他的级别才能买到的。买票的时候,卖票的人还多看了几眼刘长城,只是那不怒而威的样子,售票员只是偷偷的看了一眼。

  中饭是在汽车上吃的,都是自带的干粮,买完票,来到市中心地带逛逛,没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就是简单的逛逛。带孩子们见见外面的城市,还有城市和城市间的不同。

  五点左右在市中心的国营饭店吃饭,走进去看到小黑板上有小鸡炖蘑菇,还有地三鲜,几样炒菜,这些事都是刘甜甜管的,她走过去点了小鸡炖蘑菇,还有两个炒菜,几个馒头包子。给的还是军用粮票,收钱的大婶,高看了一眼眼前的三人,原本看着就觉得三人穿的不差,现在更是不敢小瞧。

  一大钵小鸡炖蘑菇,这时候的东西实在,包子馒头也大,不管什么菜分量都很大。

  三人吃不完,刘甜甜从随身的包里面拿出来一个饭盒,把剩下的菜打包,她第一次估计不足,应该点一个炒菜就行的,三人死撑活撑的消灭了大半,炒菜是吃完了的。小鸡炖蘑菇没有吃完,馒头还剩下两个,找厨师要了一张油纸包着馒头,三人慢慢走回去。

  对于孙女随身拿出来饭盒,刘长城表示不知道,没看到,不深究。

  还是有几里路的,走回去招待所,慢慢的走了很久,当是散步。

  早上睡到□□点才起床,瓜瓜和爷爷早早的起床,去到外面的院子里面练习功夫。

  有了爷爷的教导,瓜瓜学起来更是用功。

  晚上的时候,刘甜甜就表示自己要睡到很晚,提前给了爷爷钱和粮票,早上醒来,发现床头搁着吃的。还用搪瓷缸子给她温着。摸摸包子还是温热的,爷爷和瓜瓜一定是迁就了她的起床时间,推迟吃早饭。抿嘴笑笑,心里暖暖的。没有刷牙她就开始吃了起来,吃完再去刷牙。

  收拾好自己,她再收拾行李,两个大包,爷爷一个人背着,一前一后,还要拽着自己和瓜瓜,她也拎了一个小小的包。

  和瓜瓜也各自背着斜挎包,瓜瓜的包是她手工给缝的,不大,能装两本瓜瓜喜欢的小人书,都是可以带到外面看的小人书。什么地道战,还有小兵那啥的,绝对不会被举报和打击的。

  穿越之前即使听故事也没有来到这里两三天看到的那么有体会,甜甜深深的体会到这个时代人们的不易,还有他们和几十年以后的人比,真是容易满足。给点阳光就灿烂。

  走在省城的大街上,来往的人穿的朴素至极,但是极少有人愁眉苦脸的。现在还不是荒年,虽然很多也吃不饱,可也能吃个七八分饱。精神面貌是几十年后的人比不了的。

  “爷爷,我们是不是该去火车站了。”

  吃完迟午饭,在街上晃悠了一圈,刘甜甜想起晚上火车票是六点的,得早点去。

  还要去招待所拿包,两个大包和一个小包是寄存在招待所的。

  “行,走吧,咱们先去拿包。”

  瓜瓜紧紧牵着姐姐的手,他没有什么发言权,家里的事情都是听姐姐的。小小的人儿嘴巴里面还含着姐姐塞给他的奶糖,幸福的眯着眼睛品味奶糖的滋味。刘甜甜在吃零食上不是很宠瓜瓜,表现特别棒的时候才塞给他一颗奶糖吃吃,日常三餐才是主要的。

  偶尔还给投喂一点饼干,点心,都是表现好,或者瓜瓜饿了来不及做饭,才给他吃一些。不过品类众多,还不知道是谁给的酒心巧克力,是关庆阳带来的。瓜瓜开始吃了还用舌头舔舔,真是很喜欢,天生就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孩子。很多孩子一开始吃这东西还不习惯。瓜瓜第一次吃就很喜欢。

  好在火车没有晚点,准时到点,上车以后直接进到他们坐的包厢,都是下面的,姐弟俩睡一个铺位,放好大包小包。这是不用转车的始发站,直接到海市。

  四天四夜要在火车上度过,火车刚刚开动,刘甜甜就带着瓜瓜去洗脸刷牙,出门的时候给小家伙换了一双吸汗的布鞋,用大洋瓷缸子装了开水兑点冷水,倒水在洗脚的毛巾上,淋湿给瓜瓜洗脚,简单洗洗,换上她准备的布拖鞋。再洗洗袜子,自己洗脸刷牙洗脚以后拎着自己的布鞋和袜子走了回去。

  坐在对面的刘长城看了姐弟俩都拎着布鞋和洗好的袜子走进来,再一次见到孙女是怎么爱干净的,瓜瓜也听自己姐姐的话,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成了习惯,上车以后就看到他自觉的拎着东西跟着姐姐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