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日常_作者:素萌(255)

  其中一个大臣站出来,“太子爷此言差矣,臣与犬子不才,上不了战场,但臣等都是为大清好。”

  “既然知道自己不才,还敢如此大胆妄言?谁给的勇气?为大清好?真是好借口,孤就想问问,真到那一天命丧火铳之下的八旗士兵,他的家人该如何?孤提议让八旗士兵掌握火铳的使用,并没有说让他们放弃骑射,面对不同的战场有更高的胜率,更高的生存率,何来的忘本?孤更想知道你们这些来指责孤忘本的大臣们,那些武将的性命难道不是性命?那些武将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大清的天下大清的安危全是靠你们嘴上几句话打下来保住的?”武将反对的没有几个,倒是这些文臣的话还真不少。

  之前强烈反对的大臣们被婉蓉说的面红耳赤,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

  婉蓉看他们一个个都不说话,“大哥你上过战场,你也在皇阿玛那见过火铳的威力,你自己说,当双方都是弓箭的时候,八旗士兵的伤亡都不算小,当一天沙俄等国家,拿着火铳前来,咱们还在用弓箭,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胜利了,那得用多少八旗士兵的鲜血来换?谁希望听到有亲人战死?孤只是让八旗士兵学习掌握火铳而已,何罪之有?”

  胤褆原本也是不大赞同太子提议,可这一番话下来,胤褆不得不说太子说的很有道理,他明白任何战争都会流血,只是要是能避免流血,为何要去流呢?培养一个好的八旗士兵并不容易。

  “启禀皇阿玛,儿臣觉得太子之言,言之有理,儿臣觉得的确可以学习掌握火铳,具体战事具体再议。”会不会跟用不用是两个概念。

  “启禀皇上,臣附议。”福全也站出来,这些年来的战争,他有好几个副将都战死,说不心痛是假的,太子爷能为武将考虑,他觉得这是好事,又不是放弃骑射。

  福全站出来了,其他上过战场的武将也是极为赞同,心里很感动太子爷能为他们的安危着想,自然纷纷站出来。

  如今再不是一面倒的局势,康熙也很满意,“朕也觉得太子言之有理,先组建个火铳编队,人选由太子负责,当然是自愿,有意愿的可以找太子。”言下之意很简单,进了火铳编队,原来的职位就要让出来,不可能同时霸占两个,军队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一听自愿许多武将都要考量,毕竟他们能走到今天的位置,都是用鲜血换回来的,要放弃重新开始真的太难。

  其他文臣也有儿子骑射不错,他们可不稀罕去火铳编队,前途堪忧,婉蓉看着他们不屑的表情,她真想看看将来他们这脸能肿的多高?

  第109章 (二更)

  散朝以后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不知该不该去火铳编队,纷纷询问跟自己关系好的大臣,那些大臣表示坚决不去,前途堪忧,听了那些大臣的话,有些大臣也坚定了决心,婉蓉并未理睬他们,“二伯请留步。”

  “不知太子有何吩咐?”福全心里已经有了猜想。

  “孤想请二伯吃饭,不知二伯肯赏脸吗?”婉蓉觉得只要能说服福全,后面的问题都会一一解决。

  “臣的荣幸。”福全知道他是为了火铳编队的事找自己。

  婉蓉在毓庆宫请福全吃饭,何柱儿连忙准备好菜,等一切都准备好,“二伯,孤也不拐弯抹角,孤想让二伯你来统领火铳编队。”婉蓉直截了当,大家都心知肚明,何必遮遮掩掩呢?

  福全知道他是为这件事找自己,却没想到他说的这么直接,直接的都让他不好拒绝了,“太子爷不是臣不肯帮你,只是臣也不是太懂。”火铳这东西他接触的不多。

  “二伯,您说谁又懂呢?孤相信西洋那边当初也都是从没有到有,从不懂到懂,如果连试一试都不愿意,那永远都不可能懂,再说孤想让二伯负责,主要是因为需要一个战事指挥,这支队伍的士兵年纪都将很小,并没有任何经验,没有经验可以更快的接受新的事物,但也代表他们没有实际作战能力,需要有人来领导他们如何作战,至于火铳的使用,戴梓会教你们,火铳光打得准没用,还得会打仗,二伯您说是不是?”婉蓉知道他的担忧。

  福全这才明白自己的定位,如果是这样那就没什么问题,“太子爷既然都如此说了,臣在推脱就是臣的不是,只是臣也是第一次接触,臣不能保证什么。”

  “二伯只要尽心尽力就好,孤再此谢谢二伯。”婉蓉感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