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的开蒙礼,我定会盛装出席。”我稍稍活动了一下,睡了一夜有些僵硬的骨头,翻身下床。
伏桑山上的华清道场,建造在半山腰,以天然的山川地势为依据,开辟出环抱三山之风,统领五岳之华的气势。
今日我与小蓉儿一般,穿着了一身仙家弟子正装,白葛布的大襟长袍衣衫,素净的如同出水白莲。
华清道场上聚集了几百个来自三山五岳的弟子们,他们一身白色儒装,在自家师父的引领下,安静的步入道场。
我与小蓉儿,及白云上真府中几位,刚刚有些脸熟的弟子,站立在最左边的位置上,等待行开蒙礼仪式。
待八百弟子安置妥当,第一位出现在仙山高台上的,是白云上真仙人。他站在高处,依照往年的惯例,讲了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总之是让参加开蒙礼的每一个人,务必觉得今日自己便是这华清道场的主角。
接下来出现在高台宝座上,讲经布道的仙人,是少昊君的恩师,仙界学问最高的太白金星仙君。他一身仙风道骨的模样,竟然真的有几分让人佩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承鸿蒙恩泽,遣混沌之色,受于教,百物明智。勤于学,流水乐音。天子尚需明智开礼,何况汝等,尚迷惑与道中人。今望汝等,勤勉于学,琢磨于道,立正于心,言行克于己克于私。
换句通白的话便是,今日的主角是在场的诸位学子,和培育我们,教导我们的恩师,开蒙礼仪式现在开始,礼乐官,奏乐!”
太白星君早已经退出开庐收徒的行列,他现在是百官中最是乐得逍遥自在的一个。草草的讲了几句话,便将最显眼的位子,让给了其他几位在场的仙师。普华山的乐音仙师,万寿山的韬光仙师,嘉陵郡的优伶地仙,苍岭洞的梵海洞主。最后出现的是一个女仙,尚瑶山的研华仙子。
“她也是开庐授课的仙师?”我悄悄指了最后出场的研华仙子道。
“母妃说的是这位女仙吗?她是我们伏桑山上的仙师,小蓉儿亦拜在她的门下,与她一同修习炼丹仙法。”小蓉儿双手合实,附在我耳边低语道。
夜里,我提了一篮青檬,敲开研华仙子的房门。她笑着将我迎近屋中,问我这许多万年不见,究竟去了哪里?我与她同是九重天上,天君初登宝座时,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从四海八荒的名门望族中,招入天宫的世家女子。只是她入九重天的目的与我不同,天君只是单纯的想要栽培她。那时我们日日在一起修行,虽然没有太多交集,但是总归还有同门之谊。
“阿休,你与少昊殿下成亲的时候,天君分派我去南方海域,协助南海龙王安定那里的流寇乱民。那里民风淳朴,虽然偶有□□,但是总归心智未开,施加善意的引导,便解除了危机。我见那里一切处于原始状态,很适合我们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们修行,我便上报天庭,在那里多停留了几百年的时间。只是没有想到,当我再次回到天宫时,便听到你的事情。遗憾之余,便是感叹,世事无常。几万年的时间,挥之即过,今天在华清道场见到你,我真的以为是在做梦。没有想到,你与那少昊君又续了前缘,而且孩子都那么大了。我这个做姐妹的,真的应该恭喜你。”研华仙子淡笑道。
我微微沉默了半响,原本想着走走后门,与研华仙子叙叙旧,让她多多宽待小蓉儿。没想到熟人见面,惊喜多,尴尬也多。
“我,我的事情一时半会的也解释不清楚,我自己也糊涂的紧。”我尴尬的笑笑。
出了研华阁,我驻足在一棵枝叶稀疏的菩提树下。秋天的夜风吹得有些微凉,我仰天望着那已尽中秋的圆月,一滴清泪不觉滑落脸颊。
“母亲,我好羡慕她,羡慕她有一颗守真如初的心。羡慕她,华清道场师尊高台上,有她一席之地。可是,这十万年,我却在轮回界受尽无边的苦楚,丢了一颗心,,,,。”我仰天望月,声音幽涩道 。
“表妹,你躲在菩提树下做什么?谁惹你生气了?告诉我。”叶继光的声音忽然出现在身边,我知道,他定是躲在那菩提树上讨清闲来。
“叶表哥,如果一个人一心想让自己活得‘真善’,却偏偏把自己活成了‘伪善’,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自己这十万年来,就像一个笑话,可怜,可悲。”我的鼻音有些重了,头脑确是前所未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