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贵妃,”封问寻,“是不是你,杀了凝嫔?”
寻蓦然睁大了双眼,满脸都是不敢置信:“凝嫔,薨了?”
“呵呵!”但听笙笑了一声,拍拍两下手,便有奴才托着木托盘走出。寻一眼就认出了盘上之物。
“寻贵妃,别演了。瞧瞧,这是谁的簪子?”
“……”
“怎可如此大意,偏生将不该落下的东西落在了凝嫔房中呢?”
珏玉缨簪……
这缨簪终究让寻与皇帝见面了,不料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被笙贵妃用以指证她杀了人。
寻没有说话,只是抬头,定定地看着座上那人,好似静止的一幅画面。可寻眼中分明流转着许多意蕴,好像在问,陛下,你信我吗?
封终于不为所动,别开了目光。“寻贵妃,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看来,凝嫔此前未曾戴过这缨簪,致使众人都不知道,这缨簪早已被寻赠给了凝嫔。
寻看向内殿一侧,凝嫔的大宫女正站在角落里,神色晦暗不明。寻不知道她是否已经被笙贵妃收买,但是现在看来,也不能指望她出面澄清这缨簪的来龙去脉了。毕竟宫中人都看得清形势,既然知道谁得宠,那么站在谁的一边,还不简单吗?
寻不怪任何人。只是,封那冰冷得没有半点温度的语气,依然有些刺疼了她。
寻的语气也变得淡漠。“笙贵妃,你怕是弄错了。这簪子,不是本宫的。”
“嗯?不是你的?”笙端起茶盏细呷了一口,姿态悠然极了,“寻贵妃在说笑不成?若说是我弄浑了,倒有可能。可这是皇上赏赐给你的,难道……皇上也会记错吗?”
寻淡淡道:“但本宫此前并未戴过此簪。敢问笙贵妃,你如何得知这簪子唤作珏玉缨簪,又如何得知这是本宫之物?”
寻的话音未落,笙的脸色已微变。饶是她立马恢复镇静,那一刹那的张皇也已被寻捕捉到。可惜,封没有看见。
笙依旧从容,浅笑道:“寻贵妃不记得了吗?当初我还是贵人时,曾与凝嫔一并到长寻宫给你问安。你吩咐我们,若有中意的东西尽管说,就将其作为新礼,但你却将珏玉缨簪收了起来。我与凝嫔不解,于是你解释,这簪子是皇帝赏赐的,我与凝嫔这才明白。”
“……”
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呵!这无中生有的本事,笙贵妃怕是已经登堂入室了罢。
过去的事情已是口说无凭,但寻也并不想与笙贵妃争辩。她有实在的证据,何必与笙费口舌呢?
“如此久远之事,亏得笙贵妃能牢记于心。”寻的话里有些嘲弄之意,“牢记于心”倒更像在说“别有用心”,“但这确实不是本宫的珏玉缨簪——它们,不过是外形相像罢了。”
“什么?”笙惊惑。封也有些始料未及,望着寻,皱起了眉头。
寻转身朝向封,低眉轻语道:“皇上,臣妾的缨簪就放在梳妆台下的木椟中。皇上大可让人去察看一番,真假便明了。”
封深深地看了一眼寻,深邃的双眸始终令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江。”
“臣明白。”封未曾多言,江已经会意,转身走出了殿门。
眼下,只有等了。
寻看着脚下的绒毯一言不发。座上那位未有容许,她只能站在殿中,不得坐下。
先前,寻也曾顾虑过,凝嫔是否会用这簪子栽赃陷害她。不过,想想倒也不必忧虑了——因为,她可是有两支珏玉缨簪!
这簪子……是从前那位长风将军送给她的。那时,寻欢喜极了,隔天就把簪子拿到珍珠坊,托工匠打造了一支几乎一模一样的,虽然材料并不上乘,却足以以假乱真……
正思量间,江已经回来了。
封问道:“如何?”
寻抬头望向江空空的双手,心中瞬间腾起不祥的预感。
“回禀皇上,臣没有找到。”
第12章 红梅
封的目光更沉重了。寻似乎想到了什么,立马看向笙,不料,她也是一幅惊讶的神情。
怎么回事?难道有人赶在江之前,取走了她的簪子么?
“寻贵妃,你必须给朕一个说法。”封的语气中已有愠怒之意,他从上首位置走了下来,停在寻的面前,好似一座大山,让人觉得压迫感压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