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芸跟着张燕很顺利地进了厂,先安排宿舍,随后到人事部报到,办理入厂的相关手续。人事部主管是一个皮肤白净说话细声细气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年龄比唐晓芸大不了几岁。当唐晓芸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用电脑打字,看到唐晓芸后,便抬起头来,嫣然一笑,“请坐。”
唐晓芸说了一声“谢谢”,但是并没有坐下来。
她看了一眼唐晓芸递过来的简历上的名字,轻声问道:“你叫唐晓芸?”
唐晓芸有些拘束地回答说:“是的。”
她又翻看了一下简历的内容,竟有些诧异地问道:“你是中专生?”
唐晓芸说:“是的。”
“那很好,”她满意地点点头,又绕有兴趣地问她:“你会讲白话吗?”
唐晓芸有些抱歉地说:“不会。”
她显得有些遗憾地说道:“我这里正差一个帮手,我看你,还是很合适的!不过,我们厂里的管理人员都是要求讲白话的!”她用双手合在嘴边作了一个喇叭的形状,笑着轻声说道:“因为老板是香港人。”
唐晓芸会意的点点头,“哦”了一声。
“不过没关系,白话很好学的,你去买专门学白话的磁带来,跟同事借一下单放机,他们很多人都有的,只要你用心学,一定很快就会学会的!”她笑盈盈地说。
唐晓芸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已经很久没有一个陌生人给予她这样清新美好地微笑了,也已经很久没有一个陌生人肯与她这样亲切友好地交流了。她的心里像被人施了魔法一般,一扫往日的阴霾,有一只快活的小鸟跳了出来,扑棱棱地扇着翅膀想要飞上一望无垠的蓝天。在回宿舍的路上,她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刚学会的一首粤语歌《相思风雨中》:“难解百般愁,相知爱意浓。情海变苍茫,痴心遇冷风。分飞各天涯,他朝可会相逢,萧萧风声凄泣暴雨中……”
当天吃晚饭的时候,她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就把人事部那年轻的女主管对她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张燕。
张燕撇了撇嘴,“看把你美的!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唐晓芸没有把张燕的不屑放在心上,因为她再也顾不上其它的事情了。此时,她的心里只想着两件事,第一件是立刻给郝剑写封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第二件就是马上得开始学白话了。她已经向住在她下铺的同事借了随身听,在厂门口的音像店里买了磁带,准备利用休息的时间,抓紧学习白话,争取尽快学会。在一切就绪以后,她就迫不及待地给郝剑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说明了,她如何来到陌城青安镇以及已经在青安镇安顿下来并开始新的工作的事情等等。不管信纸写满了多少页,她都好像写不完想要对他说的话,最后,她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跟她说想一个人会想到哭,她肯定会不信。如今,她却亲身体会到了,在远方思念一个人是一件多么令人心碎的事情。她一厢情愿地相信,郝剑一定会理解她,也一定会原谅她的。因为她相信他,更相信他们彼此都是对方的最爱,彼此都会矢志不渝。虽然远隔着千山万水,但她的心里时刻都在想着他。那种一波一波的好像是甜蜜里掺着心酸、幸福里透着忧伤的浪花,在她的心海里汹涌翻腾。时而一阵开心,犹如冲上浪尖,时而一阵失落,宛如跌入谷底。她不停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她的不辞而别是对他们的爱情的一次考验,她相信他们的爱情能够经得起这次考验。
第4章 情窦初开
唐晓芸与郝剑从相识到相恋,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是经过了一波三折,中间差点错过,最后又鬼使神差般的兜兜转转的,才走到了一起。
唐晓芸是学妹,郝剑是学长,她比郝剑低一届。后来,据郝剑交代,在唐晓芸初入学的九月,也就是唐晓芸踏入中专校门的第一天,作为迎接新生的学长代表的郝剑就已经悄悄地注意到了她。但是,他没有行动,因为作为学生干部,他不能也不敢违反学校不准谈恋爱的规定。而她对于郝剑最初的记忆,也就是她真正认识郝剑的那一次,是第二年的国庆节前一天,校园广播站要编辑一组关于国庆特别节目的稿子,就特别邀请了两个人来编稿。一个是郝剑,另一个就是唐晓芸。那一天,唐晓芸因为班里有事就去晚了,当她敲开广播室的门的时候,一个英俊挺拔的带着一脸灿烂笑容的男孩子,忙迎上来,彬彬有礼地跟唐晓芸打招呼:“你好!”随即又笑着问道:“你就是唐晓芸吧?”唐晓芸很诧异,笑着问道:“你认识我?”男孩显得有些调皮地笑着说道:“我早就认识你了!”然后,男孩就开始自我介绍,说他叫郝剑,比她高一届,他还十分郑重地表示非常欣赏她的才华,非常喜欢她的文章,她发表在校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他都非常认真地拜读了,并且铭记于心。唐晓芸含笑地看着他,他的话语就好像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浇到了她的心田里,一时间,她心底里的那一颗蕴藏了很久的种子,忽地萌出了新芽。她的眼前豁然一亮,她蓦然发现面前的这个男生是那么与众不同。也就是从那时起,她才开始注意他,悄悄地喜欢他。可是,即使少女的芳心已经泛起了波澜,心中已经有了那些隐隐约约的似有若无的情愫,但是女孩子的矜持和羞怯让她绝对不可以先讲出来,就只能默默地埋在心里。有时,偶遇在学校的操场边,有时邂逅在教学楼前,尽管内心已是心动神驰,但在表面上,她依然装作平静如水地微微一笑,对他点点头,然后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