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元褚当然也很清楚,他的眼眶微微收缩了一瞬,语气低沉缓缓说道:“就依徐岭所言,御贤王,朕命你即刻率领十万兵马前往仓廪,收复失地。”转而顿了顿,又开口道:“王将军为国捐躯,英勇就义,朕特赐封号建威大将军,你们定要派人将其尸骨找到,赐葬于皇陵。”
“臣遵旨。”御贤王立马跪地领旨,心中却有些戚戚,看来自己这个闲散王爷的快活日子是到头了。
“御贤王留下,其他人等先行退下吧。”见元褚情绪不高,诸位官员也就不敢再说些什么,闻言后便悄然陆续退下。
待无关人员都离开后,元褚却忽然抹去了方才的苦脸,神色变得正常起来。御贤王正奇怪着,却见元褚走向前来扶他起身说道:“此次皇叔前去仓廪,毋需觉得负担过重,待你到达仓廪附近,不用急于进攻,朕会派人与皇叔接应,一切听朕的安排,伺机而动即可。”
御贤王一听这话,心底便有了数,皇上方才在朝廷上该是故作失态,私下却早已有了安排。御贤王一方面有些欣慰,元褚心中信得过的人寥寥可数,他便算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又觉后怕,元褚的心思过于缜密,疑心太重,这对于文武百官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老臣一定不负皇上的信任和嘱托,誓死捍卫我大渭国土。”御贤王略显激动地双手作揖高声扬言,一再表露自己的衷心与感激之情。元褚淡然笑道:“皇叔放心,你的性命,除了朕,谁也拿不走。朕就您这一个嫡亲的叔叔,还要侍奉您百岁归老。此次派您前去仓廪,也是因为朕身边能信任的人只有皇叔您了。”御贤王笑呵呵点头应着,心内却暗自腹诽:可拉倒吧,若不是我一直表现的还算安分守己,怕早被你这小儿取了性命。
想到这,御贤王又抬眼瞅了瞅这位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大侄子,不禁感慨时光如梭,岁月无痕,当初那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如今已成为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假面君王,御贤王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皇家,果然是人性的坟墓。
第七十一章 攻城之事宜早不宜迟
禹州城外,二十里开外,如今戍守着颛孙琰和西辽的兵马,他们不敢贸然进攻,只是在城外与渭国的军队对峙着。
秋风萧瑟,禹州靠近沙漠一带,风一起,便连着夹杂在空气中的黄沙一起,吹得人脸生疼。一名校尉打扮的士兵,在颛孙琰的营外请求通报一声,得到应允后便迅速钻进了营内,先抖了抖身上的沙砾,然后跪下身来,抬头看向正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兵法书的颛孙琰,带着兴奋的口吻说道:“启禀三皇子,据我们的探子来报,禹州城内并无多少剩余兵力,渭军怕是将所有的兵力都安置在了城外,虚张声势,想要慑服我们而已,实际的人马与我们并无悬殊,一切只是他们制造的假象。”颛孙琰支起身子,面带疑惑地问道:“这又是何用意?难不成是想要我们知难而退?”
那校尉缓缓摇头,拱上前来,一副胸有定见的模样:“我们的内应说,原来桩思年现下并不在城内,许是回渭都了,毕竟他的夫人被那渭国皇帝夺了去,怕是心不在此。那桩思年定是怕我们趁着他不在起兵攻城,便使出这“树上开花”之计,制造兵力精锐强大的假象迷惑于我们,使我们不敢轻易出兵。三皇子,这正是我们的好时机啊!待桩思年回来后,怕是已错过攻城的最好时机啊。”
颛孙琰徐徐点头以示赞成,而又继续问道:“二哥那边情况如何?”
“二皇子已顺利占据仓廪,该是要一鼓作气继续东下,如今我们应该内外夹攻,齐心并力,将渭国一网打尽。”校尉直直地看着颛孙琰,眼神里写满了迫切。见颛孙琰仍在犹豫,校尉便悄悄凑到颛孙琰耳边说道:“三皇子,属下可是听说,元徕公主现下也在禹州城内。”
颛孙琰听了这话,眼神绽放出一丝神采:“她怎会来到此地?”颛孙琰不敢相信,脑海中又浮现元徕那双倔强的双眼,心内忍不住雀跃起来。
“属下听说元徕公主是跟着桩思年过来的,桩太尉一直发愁要将她送回渭都呢。”校尉冲着颛孙琰眨了眨眼,谄笑道:“只要我们攻陷了禹州,那元徕公主早晚也是三皇子的人。”
“桩思年......”一想到元徕可能中意于他,颛孙琰便像堵了一团气,郁结不舒。他要向元徕证明,自己并不比桩思年差!颛孙琰思量了许久,觉得如今这确实算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床上起身抓起外衣套上,一边走出营外一边对着那校尉说道:“你说的对,机不可失,宜早不宜迟,我现在便要去找西辽的叶赫将军,同他一齐商量攻城的事宜,你让大家先好好养精蓄锐,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