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_作者:苏四公子(1340)

  “术业有专攻,周先生在园林上成就斐然,但并不是真正的建筑大师,他和文庭互相配合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你想一想,今后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既能看到周先生的园林,又能看到文庭的建筑,是不是会更有吸引力?文庭是真正的建筑大师,请他虽然要花不少钱,但是他的建筑是有灵魂的,能够很好地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将古意和现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桑云华抿嘴直笑,“你怎么就对Q市打旅游牌这么有信心?凭良心说,Q市的旅游资源真的挺一般的,没有古都悠久的历史和数不清的宝贝,又没有瑰丽的自然风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城,那些建筑除了专家之外,咱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得欣赏,你确定投了这么多钱进去,一定会有效果?真会有人愿意来我们这儿?”

  “你从京城刚来南省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我们这儿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那当然,初来乍到有新鲜感很正常。”

  “对啊,那些来旅游的人也是初来乍到,他们觉得这里和他们平时见到的不一样就行了,也不指望他们在我们那儿长住啊,就像你在皇城根下长大,你也不觉得那里有什么特别的吧?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容易没有新鲜感,想要出去看看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只要我们让Q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就能吸引人来这里旅游,所以周先生和文庭是我们必须请到的。”

  刘好好顿了顿,“你别忘了我们还有最重要的一张牌。”

  桑云华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不由得苦笑。

  刘好好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张牌就是金湖一期的别墅全部只送不卖。

  送给谁?

  全部送给京大的这些大师们!

  要知道金湖一期的地块占据了金湖最核心最好的位置,风景十分优美,两岸就是自然原生态的芦苇湿地,常常能够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桑云华和刘好好经常坐船深入那个地块,就桑云华个人而言,她觉得这块地方是金湖地块最值得买最值得住的,却被刘好好无偿送人了。

  下了大本钱开发的项目,却没有办法得到半分收益,至于刘好好所说的名人效益,她暂时也没有办法想象出来,只是觉得无比可惜,今后开发的二期、三期地块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来买,如果卖不出去,那就真的是血本无归了。

  刘好好的想法,就连和她十分亲近的桑云华都没有办法坚信不疑,更不用说Q市的那些人了,不过是慑于刘好好的权威,不敢反对而已。

  第一千一十三章 算盘

  桑云华和刘好好说的周先生,是京大的老教授周凯,他是真正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儿,虽然显然早已经家世没落了,但在很多方面依旧保留着年轻的爱好,比如听戏、造园,刘好好当年在京大的时候就常常看到老先生身着长衫摇着折扇摇头晃脑地自娱自乐,虽然上了年纪却十分倜傥儒雅。

  他和杨平、苏弘毅都是好友,自然和刘好好也熟,那次考察团的专家中就有他,就是他大力呼吁要把张家花园和古街保留下来,回到京城后也一直关心着张家花园的现状。

  知道刘好好下定决心重修张家花园,欢喜得不行,痴迷园林的他,甚至不用刘好好来邀请,就主动请缨,免费帮助修葺张家花园。

  刘好好和桑云华登门之后,他竟然十分坚决地推辞了她们开出的报酬,“我一个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你们管吃管住报销车费就行了,学校给我发了工资,家里人口又少,养家糊口足够了,给那么多钱做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累赘。”

  “周老师,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谈钱是应该的,何况这些报酬也是您应得的……”

  “钱,我是不要的,但是话说在前头,修葺重建张家花园要花费的钱可不是小数字,你们既然要修,可不能克扣材料,扭扭捏捏的,这样吧,你们把给我的工钱拿去买材料贴补建园,一定要保证修葺的质量,要修咱们就得把院子修得漂漂亮亮的,别让后人骂我们干活干一半。”周凯坚决不肯收钱。

  这已经不是刘好好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京大的这些年迈的大师们,都当得上大师两个字,她三天两头地将他们请到南省去帮忙,每一次他们都欣然前往,做事极为认真,却不肯要任何报酬,有的时候推却不过,当面收了下来,转身又捐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