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_作者:苏四公子(368)

  赵兰舟静静听着,微微眯着眼,他的智囊团只能给他提供意见,真正的决策者还是他自己,而且他还得去说服省委那帮人。

  “不过咱们这里山多,修的是盘山公路还真是够呛,不仅绕来绕去晕得很,时间也浪费了很多,要是能大量修建隧道贯通该多好,那能够省不少气力呢。”

  “别做梦了,修一条隧道的成本太大了,不是我们能够决定得了的,你想想国家现在一共才几条隧道?还是老老实实地修我们的盘山公路靠谱一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咱们踏踏实实做好分内事,将来都能实现的,所以说长远的规划很重要,有的时候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不能太急功近利,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赵兰舟睁开眼笑道,虽然现在的刘好好收敛了很多,完全适应了机关生活,看上去就是个聪明但是本分的好同志,但是她在大目生产队时关于南省未来的那一番构想还是深深刻在他的脑中,那样美好的未来有的时候光是想想,就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

  “咦?”刘好好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脸色不是很好。

  “怎么了?小姑娘也撑不住了?要吐了?”

  “不是,”刘好好连连摆手,“你们看这座山虽然不高,但是山上没剩几棵树了,全都秃了!”

  “这没什么好稀奇的,这山不高,又靠路边,伐木工人肯定会优先选择这里伐木,运下山省力气嘛,乡亲们也喜欢到这样的小山坡上拾柴火烧饭,山秃了是很正常的,而且附近修房子也需要石头,就近炸山采石都是很寻常的事情。”

  这种情况很常见,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马上就到雨季了,如果雨量大的话,大量雨水冲刷之下,这里的山体很有可能会滑坡,出现泥石流。”

  “这我们也见过,路被堵了呗,等雨停了,组织大家挖一挖泥,把路清了就没事了,不是什么大事儿。”所有人都觉得不以为然。

  “可要是山体滑坡了,山下的人怎么办?”

  “有的时候也会出人命,下雨滑坡的时候正好有人从山下过,正好被埋的情况也听过,不过这种事儿不常见,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

  “我是担心很多小村子依山而建,平时要是贪图方便把附近山上的树都给伐光了,一旦滑坡,那可不是一两条人命的事了,一夜之间,整个村子可能都没了。”

  那样的场景太过可怕,车子里静了一瞬,随即有人笑道,“要把大山上的树全伐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哪需要那么多树呢?”

  “咱们林场每年的伐木量也不小,真要是集中在一座山上猛砍,还真可能有这种情况。”

  “林场伐木都是有计划的,不会这么盲目。”

  “怕就怕有的人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来,毕竟就近砍伐方便。”

  “那住在山下的人就遭殃了。”

  “能不能引导乡亲们不要在山脚下定居?”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书

  “咱们南省到处都是山,不在山脚下住,难不成还住到山上去?要是山体滑坡了,住山上一样会有问题。”

  “我觉得所有的山都滑坡那也是危言耸听,树木的生长速度也挺快的,咱们大干特干,干了这么多年,山上不是依旧到处是树,除了刚才那种小山坡之外,大山上的树哪就那么容易被砍完?这山上的树啊,我看砍一万年都砍不完。”

  “一万年?”一直沉默地听着他们议论的赵兰舟,突然笑了,“古人都不这么认为,荀子就说过’草木荣华硕滋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咱们现在拥有的这些大山大树,也是古人努力保护下来的,如果他们那时候就滥砍滥伐,现在的南省恐怕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这么看来,咱们现在的观念还比不上古时候啊,如果我们多建一些工厂,把城市建设搞上去,需要的木材量就会越来越多,树的生长速度又怎么比得过砍的速度,说不定咱们南省的山有一天就全成了秃子。”

  大家一下子也都安静下来了,赵兰舟并不觉得是危言耸听,在他原先的设想中,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大建工厂,那么除了会污染水源和空气之外,还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没有了树,也就没有了山,没有山又哪里来的南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