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_作者:苏四公子(438)

  “商业头脑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刘好好朝他们眨眨眼,小声说道,引来两个孩子的会心一笑。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坏事,东西和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所以商业是很重要的事情。”

  看着刘天天和刘向上还是一脸懵的样子,她只好换了更浅显易懂的解释方式,“商业头脑就是赚钱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哦,”刘向上明白了,“陈俊华靠卖这些小玩具赚了不少呢。”

  “我看也赚不了多少钱,他家条件不好,老人又总是生病,换点儿口粮也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他做那些棋牌,也花了时间精力和手工,换点口粮真不过分。”刘好好笑道。

  “不过他们家是真的挺苦的。”刘向上很同情陈俊华,“他卖这些小东西也是为了筹学费,这段时间他有空也一直到山上去挖山货卖钱,听说他的学费都是他自己赚出来的。”

  “难怪现在山货越来越难挖了,现在上山挖山货的人可真多。”刘天天一脸郁闷地说。

  “还是大姐在的时候好,那时候挖一天的山货可赚钱了。”

  “要是有什么赚钱的路子就好了。”刘天天蹲在地上无意识地划着圈,“大姐读书要花钱,二姐读书要花钱,我读书要花钱,事事都要花钱,只有向上读书不要花钱。”

  刘向上一脸郁闷,“你说什么呢?怎么就我读书不要花钱?”

  “你有阿爹阿妈管着,你要是想读书,他们砸锅卖铁都会供你读,我们仨读书,是别想让他们出半分钱,这学费还得靠我们自己筹,”刘天天年纪虽小,心里却是个有成算有计较的,“大姐本来有一份工资,现在去读大学了,少了工资进项,原先攒的钱能供自己读下去就不错了,要再供二姐读书那就很吃力了,二姐现在又在学画,花的钱比之前的要多,如果咱们再不想路子,那可真是坐吃山空了。”

  刘好好终于明白刘天天为什么会学着陈俊华做那些小东西换钱了,他们家的条件在生产队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哪里需要和陈俊华争那一点蝇头小利。

  “你还小,别想这么多,”刘好好虽然一直想让刘天天和刘向上成熟起来,可见刘天天这样为自己的将来谋划,还是有些心疼的,“我上了大学还会有赚钱的路子,你们放心吧,供你们读书完全没有问题。”

  “你又要读书,又要想办法赚钱,太辛苦了,我们都大了,也得想法子一起分担,总不能事事都靠着你。”

  刘好好没想到刘天天会这么懂事,心里酸得不行,“赚钱这事儿不用急,今后会有机会的,你还小,别想那么多。”

  “陈俊华也不比我大几岁,都知道该怎么赚钱,我却做不到,真是太没用了。”刘天天看着那一堆卖不出去的玩具,眼里浮起了泪水。

  “其实吧,你做的玩具也不赖,可是陈俊华做的比你好看一些,又卖得比你便宜,所以他们都愿意找他换。”刘向上笨拙地安慰道。

  “陈俊华太可恶了,把这些东西的价格压得这么低。”刘天天不忿地说,“我一套飞行棋只要一分钱呢,竟然也没人愿意买。”

  “飞行棋只有孩子们想买,可是咱们生产队里的孩子没有几家兜里有钱的,每一分钱都被他们爹妈看得紧紧的,他们就算想买也拿不出啊,还不如省下自己的一顿饭,几个地瓜,一把米什么的,所以陈俊华选择了以物易物,他的东西自然能够换得出去。”刘好好笑道,“大家都穷的情况下,以物易物比以物换钱要现实得多。”

  第三百二十九章 想法

  刘天天和刘向上从来没有听过关于商品交易的说法,都觉得十分新奇,听得也很专注,他们常听“资本主义尾巴”这种说法,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尾巴”。

  刘好好见他们感兴趣,便顺势给他们进行了一次财商教育,“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会自己熬糖,就拿自己熬的糖去换别人家杀鸡剩下的鸡毛和鸡内金什么的,再拿这些东西到收购站去换钱……”

  “拿鸡毛换糖?糖可是个稀罕东西呢。”刘向上舔舔嘴唇,相比之下鸡毛就不值钱多了,“怎么会有人愿意拿糖来换鸡毛?”

  “你们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东西,好的鸡毛国家可以出口换外汇,差的可以作为农田里的肥料,鸡内金可以被收购成中药,用处大着呢,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好事。而且说是鸡毛换糖,实际上真正挑着担子走家串户的小贩,身上揣的东西多着呢,不止有鸡毛和糖两种东西,家里有什么,缺什么都可以和这种小贩进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