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你猜得没有错,万岁爷见过霍江之后,便骂了展愉,可怜展驸马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被万岁爷骂得狗血喷头,长公主得知之后,连牌子都没递便直接进宫了,听说长公主是一路哭着进的慈宁宫,跪在地上抱着太后的腿,连嗓子都给哭哑了,太后当场便晕过去了。”黄显俊说得口沫横飞,就像是他亲眼所见一样。
霍柔风急忙把手里的大水杯放下,免得自己再给笑喷出来。
她是见过长公主的,她也是见过太后的,这母女二人都不是弱质纤纤的女流之辈,即使不能素手翻云,也能搅得人不得安宁,这两位会一个哭得嗓子哑了,另一个直接晕倒?
看戏看多了,全都成精了。
霍柔风笑归笑,可也不由得佩服展家,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能够百年屹立不倒的人家,就连展怀这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子也精得很。
霍柔风叹了口气,太后想要扶持庆王,展家便给了她这个机会,也不知道展怀和霍轻舟之间有什么协议,霍江会这么卖力,把皇帝的火气都给激起来了。
她想起展怀做这一切的原因,便是想要领兵平乱,展家本就雄踞沿海,若是展怀这一次能够达成心愿,便就意味着,展家距离在紫禁城外练兵不远矣。
霍柔风乐见其成,以她现在的能力,除了推波助澜看大戏,也没有别的事情是她力所能及的了。
接下来的两天,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皇帝是不喜庆王的,自从上次无锡赵家出了事,皇帝便借机禁了庆王的足,虽然期限早过,可是除了逢年过节,也不许庆王随便进宫。
可是这一次太后病倒了,于情于理,庆王都要进宫,皇帝若要阻拦,便是于礼不合。
因此,这一次庆王是正大光明进宫侍疾。
反而是皇帝,听说庆王来了,他才亲自到慈宁宫看望太后,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披散着头发便出现在太后面前。
太后大吃一惊,她伸手指向皇帝:“你……你……你……”
余下的话没有说出来,痰气上涌,便咳了起来。
内侍忙将在屋外候着的太医们叫进来,一阵忙碌,等到太后好不容易能够说出话来,皇帝已经走了,只留皇后还守在太后榻前。
太后悲从心来,虽然她的确是偏心小儿子,可是皇帝也是她十月怀胎的亲生骨肉,她不齿皇帝的无能,却也没有想过要废掉他,之所以扶植小儿子,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整日想出家。
一旦皇帝真的出家了,那么继位之人便是关键。做为曾经执掌朝政长达十年之久的太后,若是由皇帝自己的子嗣继承皇位,她坚决不答应。
她不允许下一任皇帝,体内流着眼前这个昏君的血。
因此,真的有那么一天,为了让小儿子庆王坐上那张椅子,她不惜与支持皇帝的那群人兵戎相见。
第三三零章 慈宁宫
太后冷冷地看着皇后,一双苍老却依然犀利的眸子,如同两道利箭,似是要穿透皇后的身体。
皇后却依然如往常的淡定,她的嘴边含笑,对太后说道:“万岁回勤政殿为母后诵经祈祷,求药师佛菩萨保佑母后病体早愈,凤体康健。”
她的声音不高,却平稳得如同万寿山昆明池里的水。
太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对皇后说道:“哀家听说,自从郭咏不在了,内阁送上来的折子,都是你阅过之后,直接便返回去,索性连勤政殿也不送了?”
以前是皇帝把递到他面前的折子转去给皇后代为批阅,而现在则是内阁直接将折子送到皇后的坤宁宫里,皇后批阅后便交给秉笔大太监,返回到内阁。一道折子从递进到到发回去,从头到尾都没有皇帝什么事。
皇后微笑,并没有否认:“万岁一心向佛,是我朝之福,是万民之福,也是儿媳之福,儿媳自是要为万岁分忧,不敢惊扰圣心。”
“哈哈哈,好一个不敢惊扰圣心,哀家当年还真是没有看出来,居然挑了一个心怀天下的儿媳妇,莫非你也想像太祖高皇后一般肩担乾坤不成?”太后字字句句中气十足,哪里还有方才病弱的样子。
皇后却依然是不紧不慢的语气:“儿媳一介女流,余生皆能住在坤宁宫里便是无上福泽,不敢肖想肩担乾坤,太祖高皇后之能,世出无双,母后高看儿媳了,儿媳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