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_作者:姚颖怡(796)

2019-02-06 姚颖怡

  这两位太皇太妃直到太后执位期间才相继辞世,她们竟比先帝还要长寿。

  因此,展怀和霍柔风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两位太皇太妃和她们的三个儿子。

  陈太妃是高宗皇帝的淑妃,育有二子二女,活下来的有一子一女;路太妃是高宗皇帝的德妃,育有二子。

  霍柔风仔细回忆从黄显胜那里听来的那些消息,她不太确定地问姜伯儒:“我记得陈太妃的那个儿子,好像在紫禁城里那位登基之前就死了吧,路太妃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京城吧。莫非庆王就是这两位王爷的儿子?”

  姜伯儒哈哈大笑,捋着山羊胡子得意地道:“九娘子,想不想再和老夫赌一次?”

  他老人家话音刚落,耳畔就响起展怀的干咳声,姜伯儒只好又是一阵大笑,用笑声掩去尴尬,一时兴奋,居然忘了,展家那小子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已抱得美人归,最听不得有人直呼自家媳妇在闺中的称呼。

  “我才不赌呢,当官的在这里,咱不能赌,赌博是不对的。”霍柔风笑道。

  当官的就是展怀,她和姜伯儒都是平头百姓。

  见她不上当,姜伯儒只好作罢,在心里连说几句小鬼头,这才继续说道:“恰恰相反,庆王的生父并非是如今在京城的那两位游手好闲的富贵王爷,而是死了的那一位。”

  “死了?”这一次,霍柔风和展怀又是异口同声,两人的声音里失望超过了震惊。

  好不容易才从小渊口中套出话来,可那人竟然死了。

  如果黄显胜黄大头没有说错的话,陈太妃的那个儿子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恐怕皇陵里烂得只余下骨头了。

  第五七九章 兄弟

  即使是皇陵里的死人,也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他活着时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过旦夕祸福。

  但是,如果可以,霍柔风宁愿当年与太后有私情的那个人,是路太妃的两个儿子。

  她记得很清楚,路太妃的二子都曾是亲王,路太妃去世后,太后找了个因由,将他们降为了郡王。

  这和小渊的郡王不同,惠亲王虽是亲王,可小渊表面上是嗣子的身份,虽然承袭了惠亲王的香火,却也由亲王降为郡王。

  在路太妃的这两个儿子,却都是因罪降爵的。一位由诚亲王降为江陵郡王,另一个由谦郡王降为南阳郡王,有封地却不让他们就藩,无圣旨,终生不能离开京城百里。

  这两位当然不可能会是太后的奸(防)夫了。

  如果真是他们二人中的一位,恐怕这时要么死了,要么就混得风生水起,宗室之中的佼佼者了。

  因此,正如姜伯儒所说,庆王的生父是陈太妃的儿子,一定是他,也只能是他了。

  霍柔风问道:“陈太妃的儿子死得太早,他的封号是什么,是怎么死的?”

  黄大头虽然对宗室如数家珍,可也只限活着的人,或者是近年还活着的人。陈太妃的儿子死的时候,黄大头刚刚出生,他自是不知道,也不会关心。

  “顺亲王,死时年仅三十岁,正妃早在他去世几年前便病故了,膝下两女,顺亲王去世之后,太后怜惜两位郡主孤苦无依,封为公主,后又改封长公主,因顺亲王无子,太后并许偌日后在宗室中选个聪明机灵的孩子承继顺亲王香火。”说话的人是展怀,他沉声说完,屋里一片寂静。

  霍柔风也没有想到,展怀竟然对顺亲王的事情这般清楚,这还是她第一次听展怀说起宗室的事情。

  她忍不住看向展怀,展怀对她笑了笑,道:“芳仪长公主身边的女官郭玉龄,便是顺王妃的娘家侄女,顺王妃出身书香门第,太后对郭家甚是抬举,郭家子弟为官者有七八位,但是说来有趣,他们当中官职最低的也有正五品,其中更有两名三品大员,可是却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外放,无一人在京为官。”

  原来顺王妃竟是郭玉龄的亲姑姑!

  到了此时,霍柔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顺王妃的死十有八、九是自尽,她知道自己活不长了,索性一死了之,让太后承她的人情,为自己的娘家换来富贵平安。

  所以,太后虽然抬举了郭家,可是却不让郭家人进京为官,一来是扼住郭家的气势,二来也是太后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在郭玉龄虽然在长公主身边,可她是女子,兴不起风浪。

  芳仪长公主是展家媳妇,以展家一贯的谨慎,她身边的每一个都会严查,是以展怀能对顺亲王的事情信口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