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说你怎么就进了刑部,明明多好的礼部苗子。”
这话问徐洛他又问谁去,不仅是进了刑部,他是直接去了大理寺,干上了提刑官的活,老实说,徐公子这辈子都没有受过这等委屈,本来只想混吃等死的人,不得已去了最忙碌的地方。
谢书灵其实也笑不出来,前几日他的任命也下来了,不见得比徐洛好多少,而且,就他的任命,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一番震动,今日相聚,怕以后也是难再见。
从小一起长大的四人组,如今一个是太子,高高在上,数不清的事务要忙,一个是将军,常年驻守关外,谢灵呢,派往西南,不知下次回来是何时,徐洛也是忙忙碌碌不得闲。
徐洛想着这不开心的事继续谈下去也没意义,就坐下和他说,“对了,我刚刚来时看到一个人,挺像你那位江姑娘的,也不知她现在情况如何。”
谢书灵拿出一把扇子,缓缓展开,上面墨色笔晕出的一个“晓”字,“嗯,应该没事吧。”
一位花娘拿来了暖酒的工具,她身着简单却不失大方的衣着,脸上画着好看的眉角,额上贴着精细的花钿,轻声细道,“二位公子许久没来了。”
☆、路见不平
江小池采办了一堆的馒头饼子,将马儿给喂得饱饱的,自己也好好的休息了一番,第二日一早就起程,行军的路线不难打听,因为历年来北征的路线都几乎是固定的。
可是她还是估错了一件事,她以为那人让她不要伸张,所以应该也就是这一两天离开的,实际上呢,这行军出发,已经是快七日的事了,而且这次不是行大军,仅带着一队自己的亲兵赶去赴任而已,所以速度并不慢。只怪江小池自己没有考虑周全,只能快马加鞭,看是否能够在将军带领的亲兵军队抵达前赶上,不然真到了军营里,恐怕比烁安令还难进。
风开始变冷了,呼呼地刮在脸上,江小池围上了一件披风,把自己从脖子开始裹得严实,当真是雌雄莫辩,骑着马奔驰而过,不曾多看一眼风景。
路边的景色还是与黑水寨不同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情,比起远方的青山绿色,这里真的是“风土人情”,有大风刮过,有黄土一片,有一个人从这里走过,心中充满了悲情,被饿的。
所带的干粮很少,甚至在怀疑自己一拍脑袋就要来北方是不是正确的行为,不对,可能北上长安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吧,但是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为了黑水寨的安危,重来一次,她还是会这么选择。
又是经过了一个关卡,江小池在路边要了一碗热水,咕噜咕噜往嘴巴里逛,撩起薄纱,细声寻问大军的去向。不知为何,出了长安再走了一日之后,所谓的行军消息就乱了,其实刚出长安那会儿,这军队像是特别张扬,问谁都是“啊,小王爷,从这条道走过去的呢!”,或者“真是好漂亮的将军啊,你说什么,前些日子才从这里路过我当然看到了。”
可明明是按照大家指的路,但就是一日的路程,就完全失去了消息,没有了踪影,难不成,这军队还会凭空消失?
无论这奇奇怪怪的将军选择怎样前进,他的目的地是不会变的,打听不到将军的行踪,江小池选择直接问了军营的位置,看着是否能够绕到前面去。
只是这算盘打得好,但是没想到的是,江小池迷路了。
“想不到我也有迷路的一天。”坐在马上摸着下巴感叹道。
迷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四通八达的山林里,还没有人经过,江小池下马仔细看了看路上的印子,抬头望着蔽日遮天的树叶,暗自发愁。
最后她选了一条看起来经过人不少的路前行。
江小池这人可能毛躁了点,脑袋没有那么精细,但是在乐观方面,那也算得上是个中高手,尤其是自己犯错的时候,总能够在第一时间原谅自己。
所以终于到下一个小镇问清楚路发现自己完全走错了时,她也不介意,赶紧问了下路要怎么样不需要退回去又可以达到目的地的方法。
指路的大婶人很好,听她这么说有些为难,“唉,小伙子你也不算走得太偏,这里离军营也近,向东北方向再走三十里路就到了。去军营的路也不是没有,就是……”
江小池拉了拉衣服,有些儿冷,好奇地问大娘,“嗯?大婶,难道路被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