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106)

  “好的。”曹宗一听小表弟三个字,就冲几个小孩说,“小表弟,我去去就来啊。”也不管三个小孩能不能听懂,就跟刘旦往外走。

  嫌外面冷的刘闳看了看眼里只有孙儿的刘彻,跟了上去。卫青的长子和次子见他父亲以及太子刘据眼里也只有孩子,嫌呆在殿内无聊,也跟了上去。

  卫登不想也知道此时膳房内忙得热火朝天,自然不能把几个侯爷、王爷往膳房领,出了门,卫登就说,“我今天来忘了给三位皇孙买东西。宗儿,咱们去西市给你小表弟买好玩的吧。”

  “不去膳房了?”曹宗问。

  卫登仗着他年幼,“回来再去。难道你不想给你小表弟买好玩的?”

  “我没有。”曹宗道,“咱们怎么去?”

  卫登:“坐我家的马车。”看向三个小王爷,行吗?

  如果真能留在长安,那以后会经常见到卫家的三个侯爷。而这三位又都是太子的表兄弟,刘旦想到这一点,便点点头,听他的。

  刘闳是没意见,刘胥险些惹祸,此时也不敢有意见。

  冬天冷,卫青的长子考虑到三个王爷和曹宗年幼,便乘坐他们家女眷坐的马车,有帐篷。刘闳身体弱,便让他坐在最里面,然后一行人分两辆车去皇城外。

  卫青的长子算着时辰,到西市随便买两样东西就喊众人回去。赶到未央宫正殿,就看到宫女和宦官正在上菜。

  转了一圈很累的曹宗瞬间忘了去膳房,也忘了小表弟,到殿内找到他的座位就坐下吃东西。

  今日是家宴,刘彻见几个小辈来晚了,也没训他们,反而问他们跑哪儿玩去了。

  曹宗年龄小,藏不住话,没容刘彻多问就把知道的全说了。他说高兴了,可把领他出去的卫家的三个侯爷以及刘家的三个王爷吓得不轻,暗暗发誓,一定得找个机会收拾曹宗一顿,这孩子嘴上也没个把门的。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百日宴的第二天,按理说三个王爷就该收拾东西,待行李收拾好就该向皇帝辞行了。然而,三个小王爷回到北宫,仿佛忘了回去的事,往日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三人的老师提醒,三人也装作没听见,却在放学后不约而同地去找太子刘据。

  十一月十二日,休沐,太子起个大早,用过早饭就带着三个熟睡的儿子去宣室殿。刚到宣室殿,天上就飘起大雪。

  刘彻眉头紧锁:“这么冷的天,你带他们来作甚?”这次是真生气,不是心口不一的抱怨,“赶紧把他们送朕榻上。”

  太子刘据“诺”一声,就吩咐奶姆把三个孩子送里面去,随后才说,“孩儿今天找父皇有要事。”

  “何事不能明日再说?”刘彻说着,突然想到太子有几次找他,都特意带着孩子,猛地直视太子,“又出什么事了?”

  第35章 小王爷挨揍

  在史瑶来到这边之前, 太子从未跟刘彻耍过心眼, 面对刘彻的质问, 太子刘据心虚, 一想到三个聪明的儿子, 瞬间压下那点心虚,道, “孩儿这些日子搜集了一些东西。”说话间冲身后抬抬手,闻笔和莘墨分别抱着几卷竹简走过来。

  刘彻下意识看一眼太子, 太子由着他打量。刘彻扯了扯嘴角轻哼一声, 道,“放朕案几上。”

  闻笔和莘墨把东西放下就退出去。刘彻见状,屏退左右, 然后才问, “这都是些什么?”

  “父皇别急。”刘据走到案几前,跪坐在左侧, 打开最上面的竹简。

  刘彻勾头一看,上面记载着汉立国以来的大事, 不禁皱眉, “你怎么把这些东西搬来了?”

  太子也没卖关子,一边把他抄录的那卷竹简递给刘彻,一边说汉立国发生了多少起谋逆案, 而这些谋逆案中又有多少起和皇室宗亲有关。

  以往刘彻没多大感觉, 看到太子记下的数字, 很是吃惊——多的出乎他意料。也瞬间意识到太子要说的事不小。面上不动声色, 道,“然后呢?”

  太子没有直接说他的三个弟弟,先说他的三个儿子,把早些和史瑶的谈话润色一下,说给刘彻听,在刘彻示意他继续时,太子才提到三个弟弟。

  以往令刘彻费解的地方瞬间想通了,道:“难怪你提议让他仨住宫里,合着就是为了今日?”

  “是的。”刘据实话实说,“三个孩子出生后,父皇下旨召三个弟弟回来的时候,孩儿才想到二郎和三郎长大了,也得去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