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131)

  太子就当他回答了,“真是个乖孩子。”

  二郎拽一下太子的衣裳,也伸出小手。

  “二郎也要父亲?”太子把三郎放他怀里,抱起二郎,不吝夸赞,“二郎也是乖孩子。”说着发现大郎孤零零坐在一旁,仰头望着他,看起来很是可怜,便问,“大郎也父亲抱抱吗?”

  大郎不像跟两个弟弟学,手却不由自主地伸出来。

  史瑶笑道:“二郎,来我这里。”

  二郎把手递给史瑶,史瑶抱着他,大郎到了太子怀里。

  史瑶看一眼漏刻,发现还早,就喊候在门外的莘墨去拿几卷《礼记》,让太子给仨孩子讲《礼记》。

  太子想说仨孩子听不懂,一想今日无事,闲着也是闲着,便给几个孩子讲到巳时两刻。

  杜琴捞五个味道不一的角黍放在食盒里,莘墨给大将军卫青送去。莘墨到卫青家中已接近午时。此时帝后和三位王爷也收到东宫的角黍。

  太子孝顺,刘彻高兴,给太子面子,就命内侍拆开一个角黍尝尝味道如何。刘彻一看角黍里包的鸡肉,整个人都惊呆了。

  太子说十个粽子有五种口味,刘彻好奇,立即命内侍再拆开四个,一看还真有五种口味,忍不住感慨,“你是越来越会吃了。”

  “不是孩儿,是太子妃。”这个锅太子不背,“太子妃也给母后送十个,给三个弟弟送五个,也是五种口味。”

  刘彻心中一动,漫不经心地问,“还给闳儿他们送了?有没有给你舅父和几位女兄送?”

  第44章 差点露馅

  太子实话实话, 道:“给舅父送去五个。孩儿宫里包的也不多,就没给几位女兄送。”

  刘彻微微颔首,嘴里露出一丝笑意,接过内侍刚刚拿来的勺, 先挖一勺红烧排骨味的, 又吃一口猪腿肉味的, 再尝一口鸡肉味角黍,不禁连连点头, “味道着实不错。没想到角黍还可以这样吃。”

  “父皇再尝尝红枣味的。”太子道,“孩儿听太子妃说,角黍里面的红枣是西域红枣, 很甜。”指着红枣边的米, “这些米也很甜,孩儿来之前尝过。”

  刘彻舀一勺放入口中, 还真甜如蜜,便问, “这个白角黍呢?”

  “里面什么也没放。”太子道,“孩儿觉得挺好,嫌肉角黍或甜角黍腻, 吃一口白角黍,腻味就压下去了。”

  刘彻不太爱吃角黍,连吃四口, 嘴里确实有些腻, 挖一勺白角黍, 口中瞬间舒服多了,随即又喝半杯水,“吃这么多,吾晌午都无需用膳了。”

  太子心说,你才吃多点啊。说出来却是,“孩儿还想陪父皇用午膳呢。”停顿一下,“既然父皇不用,那孩儿先行告退。”望着刘彻试着说。

  刘彻想一下,道:“你退下吧。”

  太子走后,刘彻就摆驾椒房殿。到椒房殿就看到方几上面有五个碗,每个碗里都有一个角黍,正好是五种口味。

  刘彻忍不住问:“皇后都吃了?”

  “吃了一点。”皇后微笑道,“太子妃说太子也给皇上送十个,皇上也吃了?”

  刘彻微微颔首,走到方几前就说,“吾都尝过,加了猪腿肉的这个吾吃着还不错。皇后喜爱哪一个?”

  “妾身更喜欢加了红枣的。”皇后笑道,“大概女子更嗜甜吧。”

  史瑶并不喜欢。在帝后二人讨论角黍时,史瑶令杜琴给她挑一个猪蹄膀和鸡肉角黍当主食。等太子回来,就命宫人把菜端上来。

  史瑶虽然爱吃肉粽,也嫌腻歪,如今天气渐热,蔬菜种类繁多,就吩咐厨子多做几道素菜,两道荤菜清蒸鱼和红烧羊肉,是给太子准备的。

  太子坐在史瑶对面,看到羊肉和鱼放在他这边,抬眼看史瑶一下,就问,“大郎他们睡着了?”

  “是呀。”史瑶道,“今天早上醒得早,奶姆说妾身刚去椒房殿,他仨就睡着了。咱们用过饭,妾身就把他们喊醒。”

  太子夹一块鱼鳃肉放在史瑶碗里,道,“让他们睡吧。”

  “现在睡,晚上就不困了。”史瑶道,“又得让你抱着他们玩儿。”

  太子夹菜的手一顿,突然想到一件事:“他们不是在学走路吗?”

  “学着呢。”史瑶道,“但他们还太小,一天也就走大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