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148)

  史瑶笑道:“姑母冤枉太子了,太子最喜欢的人父皇第一舅父第二,有父皇的一份一定就有舅父的。哪怕我不提醒,太子也会记得。”

  平阳转向她。史瑶任凭她打量。平阳长公主笑了,敷衍道,“行,那我就当太子送的。”

  “太子又送你什么了?”皇后见她们一直不过去,就把孙儿递给眼巴巴看着她的金俗,走过来问。

  史瑶:“太子跟儿媳说,胡麻炒熟后碾碎很好吃,让儿媳见到姑母跟姑母说一声。姑母认为这是儿媳的主意,不可能是太子交代的,连以前的食单也是儿媳叫太子送的。”

  话音一落,平阳长公主看向史瑶,别有深意道:“是吗?”

  “这事?”皇后以为平阳还不信,“以前的食单确实是太子命人写的,不过做法都是太子妃想出来的。”

  史瑶佯装不好意思:“母后千万别这样说,儿媳就是动动嘴,能做出来厨子功不可没。”

  “没有你提醒,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出来。”皇后说着,见大郎往四周看,“大郎这是看什么呢?”

  史瑶:“可能饿了。”

  “云圆,云圆,过来。”皇后转身就找她的贴身婢女。

  云圆趋步而至:“皇后有何吩咐?”

  “去看看三位皇孙的饭好了没。”皇后道。

  “母后,别看了。”

  皇后猛地回头,“据儿?”

  “父皇命人在孩儿身边添了三个小方几,大郎他们今日跟孩儿吃。”太子道,“父皇让孩儿抱他们回前殿。”

  话音刚落,刘胥就冲平阳长公主伸出手:“姑母,父皇叫姑母把小侄儿给我。”

  平阳公主瞬间想到三个侄孙百日宴那天,“怎么又是你小子?”

  “姑母,你就把小侄儿还给我吧。”又长高不少的刘胥伸手夺走二郎就说,“皇兄,弟弟先去前殿了啊。”

  太子眉头紧锁:“你慢点。”

  “知道,知道。”刘胥话音落下,人就已经出去。

  史瑶忙把大郎给太子:“殿下快跟上去看看。对了,三郎呢?”

  “在弟弟怀里。”

  史瑶循声看去,吓一跳:“二弟?二弟,你,你能抱动三郎?”

  “皇嫂,弟弟早已不是七个月前的弟弟了。”说完,齐王刘闳冲几位长辈弯一下腰就抱着三郎往外走。

  太子担心两个弟弟手上没个轻重,连忙跟上去。

  平阳长公主望着太子和刘闳的背影,迟疑道:“齐王和广陵王跟太子关系挺好?我怎么从未听仲卿提过?”

  “三个弟弟还跟太子去过姑母府上,姑母忘了?”史瑶问。

  平阳:“正是去过我那儿,我才知道他仨那天总共没跟太子说五句话。”

  “因为他们喜欢的人是太子妃啊。”三个小王爷三天两头去东宫,皇后不放心,曾命人查过,看着史瑶笑道,“太子是沾了太子妃的光。”

  平阳诧异:“太子妃?”

  “不是,没有。”史瑶道,“三个弟弟时常去看大郎他们,如果快到用饭的时候,我就留他们一起用饭。太子没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就觉得我这个嫂子比长兄好。”

  平阳还以为有别的原因:“谁不知道东宫的饭菜最为美味。如果是我,我也喜欢你,不喜欢太子。”

  “姑母就别打趣我了。”史瑶很是不好意思,话锋一转,“母后,咱们这边也快开宴了吧?”

  皇后:“已经开始铺席、摆方几了。”指着另一边让史瑶看。

  今日是家宴,没有外人,难得聚在一起,关系较好的人就聚在一块闲聊。站在史瑶不远处,挡住史瑶视线的是金俗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以及已经和隆虑公主的儿子订婚的夷安公主。另一边是卫长、诸邑公主等人。

  史瑶:“儿媳觉得菜也快端上来了,咱们也过去坐?”

  “等一下,太子妃,你刚才说的那个胡麻,今日有吗?”平阳长公主忙问。

  史瑶:“我也不知道。这事得问太子。”

  “太子妃刚才不是已经和你说了?”皇后道,“今日没有,晚上回去让你府里的厨子做啊。”

  平阳张了张嘴,想说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年龄大,记性不大好,太子妃,待会儿提醒太子和仲卿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