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296)

  “你如此相信大郎、二郎和三郎,不信母后送来的人,四郎出生那天你随我进去,别让母后送来的人靠近我。”史瑶选四个稳婆和六个奶姆,被皇后换走一个奶姆和两个稳婆,还有两个稳婆可用。在她看来两个足够了。

  闵画郑重地说:“婢子记下了。从下个月初婢子会一直呆在宫里,直到四皇孙出生。”

  “如果他月底出生,你一个月都不回家?”史瑶问,“就不怕你男人纳小啊?”

  闵画:“他敢纳妾,婢子就和他离婚!”

  史瑶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很想说,闵画,你是个古人,要有个古人样。随后想到汉初陈平的妻六婚嫁陈平,咽下到嘴边的话,省得闵画嫌她大惊小怪,“嗯,离了再找个好的,我还给你准备一份嫁妆。”

  “谢谢太子妃。”闵画眉开眼笑。

  史瑶连忙说:“你可不能为了我这份嫁妆,和你夫婿和离。”

  “不会的。”闵画道。

  史瑶不信她,“真的?!”

  “真的!”闵画道,“太子妃不信,以后可以令人去查,是婢子故意闹离,太子妃想怎么处置婢子都行。”

  史瑶:“你今天的话我记下了。对了,几时了?”

  “快酉时了。”阮书进来听到这句话,就走到漏刻边看一眼,“太子妃有事?”

  史瑶:“吩咐厨子做饭吧。”

  怀孕之初,史瑶胃口很好,临生产,史瑶反而吃不下东西,一顿一碗粥都觉得撑得慌。她不吃,她的三个儿子正长身体,都跟小老虎似的,得吃,还得吃好。史瑶闻到饭菜喂够够的,也得吩咐下去,“今日是单数,他们仨跟大将军学骑射,累了半天,让厨子多准备些肉。”

  “诺。”阮书应一声就出去交代。

  酉时四刻,饭菜准备好了,太子回来了,本该回来用饭的三个小孩还没回来。太子今天出城,热得衣裳都是汗味,回来就去浴室沐浴。

  换一身清凉的薄衫出来,还不见三个儿子,太子不高兴了,“闻笔,去看看他仨又跑哪儿玩去了。等等,如果问你孤和太子妃有没有生气,你说没有。”

  “奴婢这样讲,三位皇孙也不会信。”闻笔提醒太子。

  太子抬抬手,“那你就说,再不回来孤揍他们。”

  “今日父亲恐怕要失望了。”

  声音从外面传来,太子冲闻笔抬抬手,闻笔退到一旁,太子看到三个儿子正往这边跑:“你们去哪儿了?不知道天快黑了?”

  “舅公病了。”三郎进来一边脱鞋一边说,“孩儿和大兄、阿兄下午一直在舅公府上。”

  太子忙问:“病得很重?”

  第96章 急流勇退

  三郎一边洗手一边说:“不甚严重。不过, 别人问起孩儿,孩儿都说舅公病得很重。”

  “为何要这样说?”太子冲闻笔摆摆手, 示意他去吩咐厨子盛菜。

  大郎:“待会儿再说,父亲。”冲正在摆饭的几人努努嘴。

  饭菜全部端上来,太子屏退左右,就问:“现在可以说了?”

  “是三郎说的,不是孩儿。”大郎道,“三郎说舅公当二十年大将军, 该退位让贤了。父亲别瞪孩儿, 孩儿都说了,和孩儿无关。”

  三郎白一眼大郎, 直接说:“匈奴人一听舅公的名字就吓得四处窜逃, 这一点百姓都知道, 孩儿不信祖父不知。早几年匈奴来犯,祖父明知道派舅公出去, 不费一兵一卒也能吓跑敌寇, 可是祖父一直没有让舅公出去过, 父亲就没想过原因?”

  太子打量一番三郎:“这些话是谁告诉得你的?阿瑶, 你说的?”

  “无需妾身言明, 四弟都能看出来。”史瑶道,“舅父被封为大司马那一年才三十三岁, 《论语》有言, 三十而立。三十来岁的人正值壮年, 可是自那之后, 为战而生的舅父就一直窝在长安,殿下是真不知,还是没敢往深了想?”

  太子张了张嘴,很想反驳,可是一想他表兄霍去病病逝后,匈奴曾几次入寇边塞,有一次还杀了一个太守,刘彻都没命卫青带兵征讨匈奴,干脆问,“你们不饿吗?”

  “孩儿有在吃。”三郎道,“父亲别想顾左右而言他,孩儿今日和舅公提过病退一事,舅公说他会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