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太子妃吩咐的。”宦者道,“以前三位皇孙住在永寿殿时,太子妃时常提醒皇孙,快睡觉的时候少吃一点,否则不舒服。太子妃可能交代过厨子,厨子才不敢烤太多。奴婢看到庖厨里还有很多藕。”
三郎抬抬手道“知道了,退下吧。”
“母亲偶尔不管咱们也挺好的。”二郎想到两日在椒房殿想吃什么吃什么,忍不住说“对吧?阿弟。”
三郎“是挺好,不出一个月你就会把脾胃吃坏。”
二郎差点被藕片呛着,忙不迭咽下去,“阿弟,你没小时候乖了。”
“他就没乖过。”大郎道,“不过是以前见你小,不好欺负你。”
二郎张嘴想说什么,看到宫女进来,闭上嘴等宫女放下盘子出去,瞪一眼大郎,“那也比你好。”
“吃东西。”三郎看到烤青菜上面的面酱,“这个也不错。”
大郎“这个青菜应该不是烤的吧?”
“是放油里炸的。”三郎吃一口说道,“那边的蘑菇是烤的。论吃还是母亲会吃。”
大郎“你不会吃?”
“我以前小的时候厨子做什么吃什么,后来懂得多,知道养生了,就很少吃油炸的东西。”三郎道,“时常吃烤的东西,也没吃过烤藕片和烤馒头片。”
大郎夹一块馒头片,边吃边说“你说祖父能同意咱们入虎贲军吗?”
“祖父生病的时候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才会不甘心,不想放权,平时不会防着父亲。”三郎道,“有人在他面前说东宫等不及了,祖父不信,还会认为说这话的人心怀叵测,希望他们父子反目。”
二郎听懂了,“我们要挑个祖父高兴的时候去和祖父说。”
“你也去?”大郎问道。
二郎弱弱道“我不想去。可是你俩都去,我也不能不去吧?”
“阿兄还是和我们一起去吧。”三郎道,“以后我和大兄不在宫里,遇到点什么事,你也能保护好自己。”
二郎想到史瑶说虎贲军很辛苦,又有些担心“我会不会拖后腿?”
“怕拖后腿就咬牙坚持到我们随舅公上战场。”大郎道,“你敢中途反悔,我天天揍你。”
二郎打个寒颤,忙说“你放心,不会的。”
“先吃东西,快凉了。”三郎冲大郎使个眼色,别吓唬他。
大郎瞥一眼二郎,二郎往三郎身边移一下。大郎皱眉,二郎瞬间不敢动了。
三郎抿嘴笑笑,又喊门外的侍从再去烤点馒头片。
汉军大败,刘彻心情不好,大郎和三郎又把他气得不轻,第二天兄弟三人就没敢去宣室。直到八月最后一天,休沐日,大郎才让二郎抱着他新做未央宫正殿模型去宣室,打听刘彻今日心情如何。
那日大郎和三郎回去后,刘彻不信邪,宣在殿外候着的东方朔进来把朝中武将全部列举出来。东方朔写满一张纸,刘彻很高兴,拿起来看一下笑不出来了,不是太年轻就是年龄过大,年龄正好的还不如生死不明的赵破奴。
刘彻心情一直不好,看到二郎拿来的小房子,脸上才算露出笑。二郎和刘彻聊一会儿,就找个理由回去了。
下午,三兄弟到宣室。
刘彻抬起头看着三个大孙子,发现二郎眼神闪烁,不敢正眼看他。刘彻想问二郎怎么了。眼睛余光瞥到案几上的小房子,福至心灵,心下好笑,佯装生气道,“二郎,朕对你很失望。”
“祖父,孙儿不是有意的。”二郎慌忙解释,“祖父,对不起。”
刘彻看到二郎很急,哼一声,不理他,改问大郎和三郎,“又找朕何事?如果还是卫青的事,就不要说了。”
“不是。”大郎说明来意,三郎补充,二郎最后说,“孙儿也想加入虎贲军,不是为了去打仗,孙儿就,就是想陪大兄和阿弟。”
刘彻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三个孙子,犹豫片刻,“不怕苦不怕累?”
大郎认真道“孙儿只怕匈奴铁骑打到长安城下。”
刘彻沉吟片刻,正当大郎以为他不同意的时候,听到一声“好”!
大郎下意识看三郎,我没听错吧?
三郎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祖父,孙儿何时可以加入虎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