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404)

  “赵破奴回来了。”大郎道。

  二郎“就是那个全军覆没的赵破奴?”

  “就是那个赵破奴。”三郎话音落下,二郎撇嘴。三郎笑道,“赵破奴没你想的那么不堪。”

  二郎惊叫“两万骑兵,不是两百啊。阿弟。”

  “听说过楼兰吗?”三郎问, “就是赵破奴攻破的。”

  二郎上辈子没听说过,这辈子听不少人讲过, “他这么厉害,为何碰到匈奴就蔫了?”

  “正是因为他有些才能,我才怀疑那次有细作。”三郎道,“舅公, 赵破奴为何不来见祖父,而是去你府上?”

  卫青“他说他没脸来见皇上。”

  “明日让他过来。”刘彻问,“只有这件事?”

  卫青“赵破奴说城外还有一千多人,因没有皇上允许,他们不敢入城。”

  “一千多人?”三郎也忍不住说,“匈奴不是只放回赵破奴父子?等等,舅公,为何没人来向祖父禀报?”

  卫青“因为守城士兵不知道。他们没敢靠近长安城。”

  “祖父,这事?”大郎看向刘彻。

  刘彻“仲卿去查查里面有没有匈奴人,如果没有就让他们回家。”

  “喏。”卫青道,“臣告退。”

  刘彻微微颔首,就问大郎“此事你怎么看?”

  “祖父只是写封信要赵破奴,匈奴连其他人都放了,说明匈奴此时很怕舅公再次领兵出战。”大郎道。

  刘彻笑着说“如果——”

  “没有如果。”三郎突然开口,“祖父,舅公也不知匈奴王庭在何处。以前是龙城,匈奴不可能一直呆在龙城。”

  刘彻哼一声“你终于愿意和朕说话了?一丁点孩子,脾气倒不小。”

  “祖父,阿兄不小。”四郎道。

  刘彻心痛,“四郎,我在和你阿兄说话,你先别插嘴。”

  “我没有啊。”四郎道,“祖父说错啦,我提醒祖父啊。”

  刘彻“你可以等朕说完再提醒吗?”

  “可以的,祖父。”四郎很乖很听话。

  刘彻却想揍他,“二郎,领四郎出去玩一会儿。”

  “又不想让我听。”四郎哼一声,“我还不想听呢。”抓住二郎的手就说,“我们走。”

  刘彻张了张嘴,话没说出来,四郎迈着小短腿出去了,出去了……刘彻瞠目结舌,“这孩子……”

  “四郎最近很喜欢学话,母亲和父亲聊天时就故意把他支开,次数多了四郎就发现母亲和父亲不想让他听见。”大郎道,“祖父别怪四郎。”

  刘彻“他这么小就懂别人说话避着他?”

  “孙儿说过四郎很聪明。”三郎道。

  刘彻瞪他一眼,“朕没和你说话。”

  大郎头痛,“祖父别和三郎怄气了。咱们确实不能再连年征战,祖父不如先答应是三郎,五年后祖父想怎么着都成。”

  “五年太久。”刘彻道。

  大郎道“那不如祖父和三郎各退一步,四年怎么样?”

  “三年。”刘彻看着三郎,“朕只能承诺三年之内不再动武。无论周边小国如何侵扰大汉边塞。”

  三郎心里想的也是三年,但他故意装作很不高兴,“不算今年。”

  “当然不能算今年。”大郎道,“再过几个月就过年了。”

  刘彻正想说算上今年,见大郎这样讲,又把话咽了回去。

  三年后,天汉四年正月,刚过正月十五,刘彻就征发天下犯各种罪且愿意自赎的以及勇士随大郎和三郎出征匈奴。

  此时大郎、二郎和三郎已十七岁,兄弟三人依然住在东宫。盖因去年才起王府,三人王府还得一年才能建好。

  三人当中二郎上辈子死的时候也二十多了,建府娶妻这种事,史瑶对太子说,她会安排好,其实只跟三个大儿子提一句。

  三人都说现在还不想娶妻,史瑶就不问了。然而,听到大郎和三郎又出征,史瑶坐不住了,立刻命人去寻三个大儿子。

  晌午,已有九岁的小四郎回到长秋殿用午饭,大郎、二郎和三郎还没回来。四郎洗洗手就问,“母亲,大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