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_作者:元月月半(446)

  “他满月时你没见?”史瑶问。

  四郎“那时候还小,见了也不知道我是他叔父。母亲,孩儿明天再回来啊。”拽一把二郎,“阿兄,走啦,走啦。”

  到大门外,四郎就问,“大兄要和小阿兄说什么?”

  “我,我说什么了?”大郎不解。

  四郎“别想骗我,我刚才看见了。”

  “就数你眼尖。”三郎朝他脑袋上撸一把,“大兄想说他儿子的事。”

  四郎很失望,“小侄子才一岁,有什么好说的啊。”

  “那你还跟来?”三郎笑着问。

  四郎“我又不知道。”

  “你现在回去吗?”三郎问。

  四郎“回去,回去,我要让母亲给我做好多好吃的。”说完就往殿内跑。

  “不是大侄子的事吧?”四郎走远,二郎才慢悠悠问。

  大郎搂着他的脖子,“变聪明了啊。”

  “我又不傻。”二郎往四周看了看,令侍从先走,小声问,“你们想逼祖父退位?”

  大郎“别说得这么难听。”

  “真的?”二郎惊讶,“被祖父知道,祖父能砍了你们。”

  三郎笑道“祖父不舍得。”

  “那你们还舍得逼祖父?”二郎问。

  大郎“我只是想提醒祖父,他年龄不小了,没有要逼他。”

  “怎么提醒?”二郎问,“你俩太过分,父亲也不会放过你们。”

  三郎“不会过分,因为我们从未想过动武。”

  “用得着动武吗?”二郎道,“祖父的虎符还在父亲手里,动的起来吗?”

  三郎噎了一下,“四郎个混小子,我改天一定得揍他一顿。”

  “别顾左右而言他。”二郎道,“四郎不提你俩又想密谋什么,我也能看出来。”

  大郎打量他一番,“对自己真有信心啊。”

  “你——”二郎张张嘴,“三郎!”

  三郎伸出手,“我对天发誓不会贸然提起此事。”

  “对,哪天祖父病了,我们再说。”大郎道,“这样行了吗?”

  二郎满意了,“这还差不多。”

  刘彻走这一年,太子深刻体会到当家难,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太子又认为皇位早晚是他的,也没人同他争,所以并不着急登基为帝。

  翌日早朝结束,太子留到最后,把虎符还给刘彻。以前刘彻把虎符给三郎,他不找三郎要,三郎都不说给他。现在看到太子这么乖觉,刘彻欣慰的同时还有些感动,便让太子拿着。

  太子愣住了,宣室内的宫女和宦者也呆了,回过神纷纷看向刘彻,无声地问,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刘彻当然知道。他去年把虎符给太子,也有一层考验太子的意思。太子通过考验,虎符由太子收着刘彻很放心。再说了,刘彻今年六十四岁,虽然近几年没生过大病,也不敢托大。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太子并没有把虎符收回去。

  刘彻佯装很生气,太子才伸手拿虎符。回到长秋殿,太子就迫不及待问史瑶,“父皇此番何意?”

  史瑶看清楚太子手里的东西有些惊讶,“妾身不知。兴许只是一时高兴。”

  “那孤该怎么做?”太子道。

  史瑶“除了妾身谁也别说,包括几个孩子。殿下还像以前一样,权当自己没有虎符。再说了,这只是一半。殿下能调兵遣将,父皇手里的那一半也能。”

  “对哦。”太子反应过来,“虎符是有两半。”

  刘彻的心思,史瑶真猜不准,也就不敢乱出主意,“所以殿下不用紧张。”然而,五天后刘彻病了,病得起不来,史瑶紧张了。

  史瑶听三郎讲过历史,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后两年,刘彻经常生病,有时甚至病得神志不清。人生病的时候身体虚弱,心灵脆弱,很容易胡思乱想。史瑶就让三郎歇在永寿殿,每天早中晚去宣室。

  刘彻不知内情,认为三郎担心自己,每天睁开眼总能看到三郎,别提刘彻多感动。一个月后,刘彻痊愈,觉得宫里太闷想搬去甘泉宫,可是他刚回来,又觉得应该过些天再搬。三郎就劝刘彻应当保重身体云云,刘彻就把政事推给太子,移到甘泉宫,还令二郎和三郎随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