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男子道:“马家人盘剥得太狠了,有些人家的女眷连带小娘皆被卖去外面,他们想让咱们帮忙去寻。”
谢大点头,道:“将这些人的住处单独记上,让他们回去等着。”
这种人口买卖的牙人大多游走四方,遇到价钱合适便会出手,要想找到,还不是要过多久。
男子领命出去。
柳福儿站在府衙边上,歪头看。
只见那男子带着人转去另一边的耳房,约莫过了会儿,便有面色凄哀的人抹着泪出来。
柳福儿等了会儿,见人差不多散了,才进去屋里。
谢大正在处理公文,见她进来,便道:“这些人皆是生在本地,水上功夫定然不弱,正是跟船的最佳人选。”
柳福儿点头,坐定道:“我能做什么?”
谢大看了眼手里的公文,从边上拖来一卷起来的画轴,道:“你看看这个。”
“什么?”
柳福儿转眼,见谢大起身,将画高悬。
谢大将画轴打开,道:“这是城里最大的船行送来的,舱底各舱皆以活动隔板隔开,可根据货物大小,相互间隔,又可做渗水漏水之时的隔板。”
柳福儿听的瞪大眼。
这是传说中的隔水舱呗。
不过这里有这么先进吗?
谢大道:“不过此船船体太大,不适宜咱们这里的河道。我以为可将尺寸整体缩小,如此便可运转自如。”
柳福儿点头,问:“这船多少钱一艘?”
谢大伸出一个手指头。
柳福儿眨眨眼,“一千贯?”
有点贵呀。
“一万贯,”谢大道。
“多少?”
柳福儿倒抽了口。
就她现在这点家底,够不够那船的一个舱室啊。
谢大笑道:“我打算与船行商议,看能否赊欠。”
柳福儿想了想,摇头,道:“不能赊。”
她道:“城中局势未闻,若突然传出赊欠名头,很有可能造成民众恐慌。”
她道:“我来想办法吧。”
她又趴在画卷上,仔细研究一番,才依依不舍的出门。
谢大笑,看她一步三回头的模样,将画卷收起,命人送去郡守府。
而后,重又埋头案牍。
夜色迷离,梁二一身重甲回来。
正厅里并未点灯,反而侧间的书房灯火通明。
梁二卸了甲,走过来。
就见柳福儿一手托着卷轴,一手在画上细细的描着。
他走过去道:“这什么?”
柳福儿转头,一脸欢喜,“你来看,这是最新的货船图纸。如果用了这个,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货物安全。”
梁二看了眼,道:“既然好,那就造吧。”
他道:“多少钱?”
“一万,”柳福儿道。
梁二有些动容。
一艘船几乎能赶上汴州城近半年的赋税了。
不过汴州有梁家军把守,民生安稳,这才有这么高的税钱,江陵被乱军跟走穿堂一样的,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又被马家好一顿盘剥,能不闹粮荒,没成一座空城死城,都已是万幸,又如何有余钱做这些?”
“造肯定要造,不过不是现在,”柳福儿道。
“我打算在城门处设卡,所有来往货船,依照价值高低抽去税金。”
梁二挑眉。
朝廷法度确有如此规定,但法度里也有云,寺庙、官员,以及世家皆可免除税赋。
因此许多商贾都会钻漏洞,挂靠在其名下,以期免除。
第二百九十四章 细筹诸事
但看柳福儿的态度,似乎是不考虑这些,竟要将所有船只一视同仁。
莫不是,她是想变相惩戒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商贾?
柳福儿并不知晓梁二心里的嘀咕,她又细细看了遍图纸,才小心收好。
梁二笑看她宝贝的样子,道:“喜欢便造,银钱你不需担心,我会想办法。”
“还不到时候,”柳福儿摇头道:“这座城跟个筛子似的,乱军、徐家来来回回进出不知多少遍。若不梳理明白,我可不放心动工。”
“这个好办,”梁二道:“我帮你办就是。”
柳福儿问他:“你打算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