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_作者:绯我华年(738)

  杜五一笑,端杯轻轻一抬。

  徐九举杯,与他轻碰,道:“兄弟。”

  “兄弟,”杜五含笑重复,一饮而尽。

  河道上,水波荡漾,倒映着的明月被细碎的水波打散。

  徐四信手将才刚写好的信封好,系在信哥儿脚上,放飞出去。

  而后,他重又折返案几,摊开饶州周边地图,仔细研究。

  如此几日,大船已经来到淮南边界。

  某天夜半,莫名的,徐四一个激灵,从梦中醒转。

  睁开眼,他觉得有些渴了,便摸索着从床上起来。

  正要穿鞋,便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刻意压低却又急促的脚步声。

  他一个激灵,如被冷水从头浇下一般的清醒。

  脚步声越来越近,徐四情急,顾不得穿衣,只奔去靠近案几的一侧,将悬着的佩刀捞起。

  才要抽出,舱门便有细微的摩擦声。

  那是刀刃贴着门缝进来,想要拨弄门闩的声音。

  徐四提步来到门边,悄悄挑开窗纱的一角。

  门外,七八个黑影正聚在那里。

  徐四思忖片刻,便决定避开。

  他转而去后窗,正要推窗,门便已被打开。

  莹白的月光倾泻下来,将来人的身影照了个分明。

  徐四心一横,抽出佩刀,侧身探步,手臂借着动作想旁边一劈。

  来人没想到徐四竟然是醒着的,猝不及防之下,被击中要害。

  鲜血瞬间喷涌,来人连哼都没哼一声,便倒地身亡。

  其后,紧跟而来的同伙先是一愣,而后大怒。

  “在这儿,”他呼喝一声,与身后之人迅速将徐四包围,并急攻上去。

  徐四急忙横刀拦截。

  奈何双拳难敌十几只手。

  没出二十回合,肩背便挨了一刀。

  听到徐四发出的闷哼,来人很是振奋。

  徐四咬牙,奋力劈砍,将众人逼退半步。

  而后他折身,破开窗户,翻滚出去。

  众人顿了一下,还是为首一人喝了声追,众人才反应过来。

  只是到底慢了。

  待他们过去时,地上除开散碎的木块和窗纸以及星星点点的血迹之外,再无一物。

  众人顿了下,为首那人道:“把船烧了,再凿了。”

  众人得令,立刻行动。

  没出半刻,大船便燃起了冲天火光。

  几丈开外,徐四从水中钻出。

  望着那船,他眯了眯眼,隐约可见远处有一轻舟在周围徘徊着,似乎在寻找什么。

  他深吸口气,一个猛子扎下。

  轻舟又在周围转了两圈,才缓缓行远。

  涟漪一圈圈漾开,最终开阔的河道里,只余一只越烧越旺,却又缓缓下沉的大船。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大早在得知徐四出发之后,便日日期盼着。

  可不曾想,一连等了月余,都没能等来徐四,反而接到吴家派大批书吏前往衞州韶州的消息。

  徐大气得脑门发昏,一口银牙险些咬碎。

  他连发两封信往徐家,追问行程。

  徐父接到信,也犯了嘀咕。

  他送了信去饶州,让徐大先以维稳为主,而后征调十余名书吏往饶州去。

  没出大半个月,书吏便到了饶州。

  政务一事,书吏们也是做顺了手的。

  徐大的意思,所有事情皆按照淮南的规矩来办。

  书吏们立刻盘点清算,以及逐级盘查等。

  如此难免要与早前留下来的官吏们接触。

  这些官吏被刘家放弃之后,便已显出归顺之意。

  但书吏们的居高临下以及各种讥嘲冷讽,让他们升起了迫切的危机感。

  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他们开始是沉默的。

  书吏们在徐家已经顺风顺水惯了,见官吏们如此,更是强横起来。

  如此一来二去,两方矛盾也跟着激化。

  某天,徐大正在操练,有兵士从外面奔来道:“大郎君,有人在府衙闹事。”

  “谁敢?”

  徐大瞪起眼睛。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只在刚刚夺城,民心未稳之时才会出现。

  现在出现,无疑是说徐大无能,过了这么久竟然还不能稳定局势。

  徐大阔步往府衙去。

  才一进门,便看到自家书吏与留守的官吏们对峙着。

  “怎么回事?”

  见不是百姓闹市,徐大安稳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