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木质礼盒里,放着一只鼓鼓囊囊的黑色粗棉布袋子,袋子上用银线绣着四个漂亮的隶书大字:丰谷精盐。一大袋精盐的旁边,还放着一把刀鞘精美的匕首,大小和式样正是夏依男子喜欢别在腰间带着防身所用的那一种。
那一袋礼品装的精盐就不用说了,这把匕首……卫沙树上前一步,拿起那把匕首“铮”的一声拔出。
烛光下刀刃微微泛青,一出鞘就闪着一抹沁冷的寒光。卫沙树忍不住低赞了一声:“好刀!竟然是百炼钢锻出来的!”
炼出的精铁折叠反复捶打淬火,不断去除杂质,据说最后十斤精铁里才能炼出一斤百炼钢……
夏依男子大多有几分打猎的功夫,对趁手兵器的喜爱仿佛也是烙在了骨子里,这种最是拿来趁手的防身匕首,更是几乎要人手一把。
有的地方穷人家里即使是菜刀都没有一把,这匕首也是不可少的。辛螺竟是跟钻了人肚子里的虫子似的,送了这样一柄好匕首当回礼……
石正寿和卫沙树两人也急忙把自己的那个礼盒打开,各自从里面取出自己的那柄匕首,爱不释手地抚摸起来。
他们带过去的礼盒都是拿的些本寨的土产,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只是表一番心意而已。没想到辛螺竟然会回这么一盒子回礼——
那一袋子什么丰谷精盐就不用说了,既是精盐,想来比这一段时日正在溪州贩卖的细盐要好,正是适合带回家的好东西。
还有这么一柄匕首……要是保养好了,简直可能当作传家的好宝贝啊!
“峒主大人……是个有心的!这一份胸襟和气度,我们这些当叔伯的,却是自愧不如啊!”良久,还是原高山先开口赞了一声,也是立时下定了决心,“不管你们几个怎么想,有这么一位给我们当峒主,即使她是个十来岁的女娃儿,我原高山也是认了这个主!”
“认!怎么不认!”石正寿狠狠以拳击掌,“峒主大人能让干田寨和她自己那个农庄都大丰收,也能让我们都丰产,我们溪州绝对不会是活该比别人穷一辈子的!”
卫沙树爱惜之至地将那柄匕首直接别到了自己腰上,抬头看向房间里的几人:“趁着今天这机会,我们这就去找相熟的那几位寨长串一串,大家拧一股劲儿,都跟着峒主大人干事,总有一天我们溪州峒也绝对不会比别的峒差!”
他妻子是从别的峒嫁过来的,每次陪妻子回娘家,即使他是寨长,那几个连襟都是有意无意地看轻他,话里话外将他摒除在外。
就是岳家那边,对他也带着几分轻视,连带着妻子在岳父母面前也没有那几个姐妹那样得宠,同样是外孙,自己的孩子却总比另外那几个要多受几分委屈。
还不都是因为溪州穷?还不都是因为他们回娘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送礼,反而被人怀疑过来就是打秋风?
是人都有几分血性,卫沙树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外祖家看着表兄弟们吃鸡腿时流口水,外祖母搛了几块零碎鸡肉过来,却像是对孩子的恩赐似的。
就这么定了,辛螺是个有本事的,他就跟着辛螺干!
第176章 丰收祭祀
卫沙树发了狠,石正寿几人也定了心,收拾了东西回房间,各自去找相熟的寨长串连去了。
彭珍笑着送了几人出了自己的房间,轻轻抚着自己腰上早就别着的那柄匕首,长长舒了一口气。
彭家是最早跟辛螺上了船的人,自然比谁都更希望辛螺能够坐稳峒主之位。这次祭司大人召集十八寨长齐聚举行丰收祭祀,既是辛螺想的一出调虎离山之计,也是一个拉人的好机会。
本来彭珍还想着逐个分析这些寨长,看看怎么拉人才合适,辛螺却是直接说了这么个主意,告诉他只要先把雪球给捏紧了,滚起来以后,这雪球自然会越滚越大。
彭珍照着辛螺的主意做的时候,一直还有些提着心,没成想事情确实是照着辛螺所估计的发展下去。
石正寿、卫沙树几人各自去找了相熟的寨长,那些相熟的寨长只要被打动了,自然还会去找自己相熟的寨长,这一拉二扯的……就是七小姐所说的滚雪球效应了吧?
想到司昌南今天那一桌人的欢笑,彭珍竟是迫不及待地期待明天快些到来……
天黑复天亮,日子总是这样一天天过的。只是今天天色一亮,灵溪镇外就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