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太最看不得别人在她面前得意,可转念一想,马岩是自己的孙女婿,也算自己人了,便笑道:“家里人手够不够,若是忙不过来,就招呼一声,我们家别的不多,这闲人却不少!”
马寡已经搬出尚书府,就在离尚书府不远的地方买了两进的宅子,其实她手里也没有银子,都是尚书府帮衬的。
马岩中了二甲进士,尚书府暗中递话,准备让他进翰林院,礼部尚书年纪渐长,家中子孙资质平庸,一旦他退下了,陈家门第就大不如前了,马岩好歹是陈家女婿,又是家境贫寒,与自己族中不睦,陈尚书果断的接纳了他。
“多谢亲家奶奶,家里暂时不缺人手,再说我那宅子离尚书府很近,有需要,我就厚着老脸去求大奶奶,相信大奶奶不会把我赶出去的!”马寡妇在尚书府住了一阵,和两位奶奶都很熟络,开玩笑的说道。
“罢了,你自己看着办吧!”陈老太几次听老头子劝说,对嫡枝已经没有太大的敌意了,不过想让她笑脸相迎还差点。
“马婶子,我家玉兰快要生了吧?”元媛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见玉兰姑娘了。
马寡妇笑道:“劳烦你这个做姑姑的惦记了,玉兰好的很,再有个把月就到日子了,等孩子生下来,我第一个通知你这个当姑奶奶的!”
又长一辈了!元媛已经适应了,笑道:“那我一定给孩子准备礼物!”
钱氏笑开了花,说道:“大侄女这孩子好福气啊!未来的郡王妃都惦记呢!看的我这个做嫂子也眼馋了,元姑啊,我家丫头下月及笄,你可千万给面子来一趟啊!”
及笄就是十五岁生日,过了这个年纪的姑娘就能够嫁人了!到了古代还没有见过这种事情呢,元媛连忙点头,表示自己要围观,“四嫂子你记得给我下帖子,我一定去!”
不但钱氏高兴,李氏也笑了,“弟妹,你回府就给元姑准备帖子,未来的永平郡王妃参加月姐的及笄礼,那是给咱们月姐争面子的好事啊!”
钱氏一个劲的点头,笑的合不拢嘴,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按照陈老太对嫡枝的态度,一定舍不得让元姑去尚书府,没想到元姑自己先同意了,果然是大好事啊!
钱氏又想到自己的闺女月姐已经说定了亲事,未来女婿人品不错,就是家事太低,还是个小小的秀才,不禁有些懊恼,早知道元姑有如此造化,当初就不该急着给闺女定亲,有个郡王妃的堂妹,月姐的亲事也一定能够水涨船高的。
随即又想,下面还有一个小闺女婉姐没有定亲,不由得又乐了,心想一定要好好巴结元姑,若是能带自己婉姐结交贵人,还愁闺女找不到好人家!
李氏膝下也有一个小闺女,排行第五的欣姐,今年十三了,她想的比钱氏更多,来年宫中要选秀,夫妻两个早就商议好了,要送闺女进宫伴驾。
那永平郡王在陛下面前一向受宠,欣姐作为郡王妃陈元姑的堂姐进宫,陛下一定会另眼想看的!当然前提是没进宫前,就和元姑交好,到时候,元姑才好在永平郡王面前帮助闺女说好话啊!
“哎呀,元姑你每天都要跟教养嬷嬷上课啊,哪里有空出门啊!”陈老太不想让闺女去尚书府,当年的阴影还在啊!
元媛正想逃课呢,笑道:“正经亲戚来往,嬷嬷也不能管,再说人家还小,又不是明天就嫁人,慢慢学就是了!”
“娘,咱们搬到京城还没有正经出门做客呢,反正在家也是闲着,不如您也和我们一起吧!”元媛知道陈老太爱宅在家里,可年纪大了,偶尔活动一下也是好的。
李氏和钱氏惊喜不已,不但请动了元姑,连九老太太也愿意上门,这可是再好不过了。
两个人同时说道:“九老太太,到日子,我们亲自来请,您老人家千万给个面子,好歹过去坐坐!”
陈老太一想,自己小闺女说话也该及笄了,先看看人家怎么操办的,将来给元姑办个及笄礼一定要更好!
“行吧,若是到那天我没事,就陪元姑过去吧!”
赵氏也笑了,“听说京城人家的闺女都要办个及笄礼,咱们乡下人家正好过去见见世面,回头我们元姑及笄了,也给她操办一场!”
陆氏点头,“元姑的及笄礼一定要办的隆重,我看现在就该给元姑准备礼物了!”
又说笑一番,李氏二人和马寡妇就先告辞了,赵氏作为大儿媳送客人出门,陆氏则留下了和陈老太母女两个说话。